1951年第五次战役,前半段志愿军猛攻,我军战线推进很快,但后半段联合国军反扑,补给困难的我军后撤过程中一些阵地十分被动,其中60军180师遭到五倍于己的敌人包围,突围宣告失败,数千人被俘,出现了抗美援朝历史上颇为遗憾的“180师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年的志愿军180师被俘士兵中,有一人名叫张文荣。张文荣被俘前,担任该师话务员,负责部队的通信工作,属于技术兵种。其实在张文荣踏上朝鲜战场之前,刚刚加入我军部队一年多时间,1949年下半年他还是一名国民党兵,从国内战场起义后,加入解放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文荣到朝鲜前的经历也很特殊,因为他之前参加蒋军的时间其实也不长。1948年辽沈战役前,张文荣高中毕业离开东北,南下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23期学生,也是大陆时期最后一批黄埔生。张文荣从军这件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诡异地加入了国军,要知道此时国民党军已经日薄西山,所以张文荣还没有从军校毕业,我军就已经打到南方了。49年底张文荣在学校组织下集体起义了,这才成了一名我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张文荣参军时间短,但因为受教育程度高,本身也很爱国,所以在志愿军部队表现很出色,担任的报务工作也十分重要。正是看中了张文荣曾经有过蒋军服役经历,受过黄埔军校培养,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特长,美军打算将他跟其他俘虏区别对待,利用他的这些特点发展成间谍,潜伏到中朝军队后方发挥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把张文荣送到了日本基地,并强行给他洗脑,要求其背叛祖国。张文荣是一个有文化又擅于思考的战士,被俘后一直在冷静分析形势,希望找机会回到部队。于是他假意顺从,同意了敌人要他当间谍的要求,并且在日本接受训练期间,表现得也很配合,他一直在等合适的机会。美军慢慢放松了对张文荣的警惕,误以为他已经被成功策反,准备给连同张文荣在内的一批间谍特工安排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2月的一天,张文荣登上了美军的C46运输机,身上带满了单兵武器装备,“奉命”到北方中朝控制区搞破坏和情报工作。张文荣萌生了一个大胆而机智的想法:在跳伞的时候将手雷拉开扔进机舱,落地后返回志愿军部队。飞机上他无数次在脑中推演这一过程的步骤和细节,以确保到时动作敏捷万无一失。果然,拉开舱门的那一刻,张文荣成功地把自己脑中的想法变为现实,手雷将机舱炸了一个大洞,随后飞机起火、爆炸。经过多次训练的张文荣则身手矫捷,顺利跳伞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文荣这种特殊经历的士兵回到志愿军部队,本身无法证明自己,部队第一时间也不会相信他,但好在我军还俘获了同机的美军军官哈里森,此人老老实实的交代:张文荣反映的经历属实。使用反间计立下战功的传奇话务员张文荣,回国后被奖励了800元钱,并安排在劳动部门从事文职工作,后来还当了人民教师,一直到200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