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很多事,我们早就在做,也知道结果,但这个结论只是什么时候能说,什么时候更方便说就非常讲究时机。

昨天文章写出来以后,不论好友私信和公众号留言都非常多。

正好都是一个题材的话题,都指向一个问题,所以赤剑今天开文特地说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简单说下对上面留言的个人看法,赤剑感觉不太可能,这1比6的交换比,赤剑个人认为有点照搬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零式战机队美国飞机的交换比了,实际这个1比6的交换比数据在现实中较难做到,尽管F-35是款被三军需求所拖累的“四不像”攻击战斗机。

军迷圈约定俗成的观点,战后的飞机一代比一代先进,跨了一代的飞机对上一代飞机拥有性能上的优势,能取得比较好的战场交换比,但具体是1比多少还是1比几十1比100多,里面的讲究和门道就比较多。

简单的说,如果下一代战机拥有的技术能移植到上一代飞机的改进之中(比如机载雷达,空空导弹等等),空战两机型别即使形成了军迷定义上的战机跨代,是打不出1比多少的交换比的,毕竟这事,你有的,我也有,你会的手段我也会,也许我的能力和手段差一点,但空战中讲究的东西那么多(有没有预警机,有没有地面站引导等BUFF加持,甚至运气都是影响一次空战胜负的关键,而所谓的战机口碑,其实都是这一场场双方对等或者不对等的空战结果,汇总而来的),真没军迷脑补中的“吊打”的情况出现。

下代战机和上代战机(比如一代和二代)拉开的技术鸿沟不大,上代战机通过简单升级改进甚至不用去改进,在战场上优化打法,就能出现廋小的歼-6用机炮“爆”锤装了先进雷达,空空导弹,航程还远的重型F-4“鬼怪”双座战斗机的局面,这真的一点不奇怪,中外空战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下代战机和上代战机拉开的技术差距像二代和三代那个层次(上面提到的都是旧美标),我们以前做过很多的测试,交换比大概是1比7到一比13这个幅度。

请注意上面二代和三代的,指向很明确,二代指我们歼-7,歼-8这个水平,三代指苏-27,F-16A/B,幻影2000-5这个级别,两代(指旧标二代和三代机)之间存在技术差距是事实,的确也存在如果对方飞行员不犯错,我们驾驶落后一代的战机与之迎战,几乎没有什么取胜的可能。

再请注意,上面指的情况是二代比三代也即歼-7对战幻影2000这样的情况,战机水准明显实现了技术跨代,我们在多次组织三代机和二代机的对抗中,才取得了1比7这样的交换比。

请问,歼-20和F-35都属于四代战机的大背景下,大家认为歼20取得对战F-35超高的1比6的交换比是怎么来的?

我们可没装备过美军的F-35呀,即使空军空优版本的歼20对战F-35族谱里的“下马”(上马,中马里的马,这里特指垂飞版的F-35B是三型里空战性能最差的)赤剑也认为打不出这样的战绩,毕竟对阵双方可都是隐身战机呀,传统意义上的一方有雷达超视距导弹,一方没有(指超视距作战能力)仅有机炮和近程红外空空导弹才能打出的交换比(这里指1比6,苏27对歼-7这样的二代机打的比分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幅度),歼-20对阵F-35其实是很难打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认为在实际运用中,打出1比1点几,甚至1比2一比3都合理,但1比6这个过于玄乎,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上面歼-7歼-8对阵幻影2000的交换比,其实我们是用苏27打出来的。

90年代以后,我们引进了苏27这款三代战斗机,所以我们自己有充足的条件组织二代机和三代机之间的相互对抗,以便在模拟对抗中,更好的找出对抗三代战斗机的办法,90年代中后期,WW引进了F-16和幻影2000,数量又比较多,一度叫嚣两岸空战实力已经失衡,所以整个90年代到2010年间,我们用苏27模拟外军的幻影2000,F-15,F-16和我们自己装备的主力战机对抗的事其实经常有。

而上面一比几,甚至1比十几的比分是三代机和早期老版本的歼-7打出来的,我们模拟对抗表明,歼-7改到歼-7E这个幅度(也即当年八一表演队用的机型),交换比能从1比13降至1比6的程度,上面的比值基本是1V1情况下取得的,2V2,2V4,2V6,多机型混战等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暂时没统计进去。

歼-7B到歼-7E的改进,实际意义上并没有半代及以上的提升,我们就能大大的降低空中中的交换比,也就是说,这种对比是动态的,即使对手机型碾压你一个代际,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很小的针对性改进,把战场1V1的交换比给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亦如U-2侦察机不用做什么机型的大改动,仅仅加装个针对萨姆2导弹制导雷达的告警器就能把被击落的风险大大降低,从原来近乎90%的战损率,降低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基本“扇歌”雷达才在萨姆2导弹的射程边界锁定U-2侦察机,雷达告警器就提示U-2飞行员已被锁定,附近40公里范围内有萨姆2导弹阵地的地空导弹在瞄准自己。

此时U-2只要做好规避动作,远开萨姆-2导弹射程区,地空导弹是奈何不了飞得不快的U-2侦察机的。

后面我们采用“近快打法”才扭转了这个情况,所以军事武器的博弈是比较复杂的,早早框定的一个几比几的交换值其实是比较幼稚的,战场中几乎没有这种乐观的情况,而是你有能力杀伤我,我也有能力对你造成伤害,不是我有,就是配属的其他火力有,你不是无敌的,被打中依然是会出现战损的情况的。

上面是1V1情况下有大半代甚至一代的差距打出1比6一比7的比值符合常理,但歼20和F-35之间的代差,其实并没有大半代或一代的差距,所以赤剑认为数据过于乐观了。

并且注意,上面的比值是1V1情况下取得的,当年我们组织空中对抗,发现出现以多打少局面的时候,也即一方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并且拥有数量优势一方的机型还是改进后的(指某些方面拥有下一代战机的一定能力的时候),1比几的交换比其实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被压缩成1比零点几这样的情况,双方的交换值差距已经被拉得很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数量优势越大,交换比值差距越接近,所以大伙能看到近期中美俄的一个现象,在拥有四代隐身机以后,各种3+++战机仍然在生产,改进过后的上一代机和新一代机的交换比一直都不玄乎,承认你有性能上的优势,但实现一边对另外一方的完全吊打这几乎就是个伪命题。

就拿上面的图片的例子举例,4架改进过后的歼-7和4架改进后的歼-8他们实行二代机之间的混编,对战4架苏27这个级别的三代机,交换比已经拉到了1比0.7,也即每次空战只按照8V4的情况统计,以100架歼-7改+100架歼-8改对战100架苏27的情况,最后的结果是三代机这一方损失了70架飞机,而二代机这一方则会付出100架的代价,如果继续按照8V4推演下去,打光敌人技术优势的100架三代机,数量优势方则要付出140架二代机。

单按照军迷斗兽棋的理论继续推下去,会发现100架三代机按1992年的比值来算,大概30~38亿美元,200架改进过的二代机,大概16~22亿美元,单从“金币”的投入比来说,一样的钱,购入一部分三代机然后保持大量的二代机机队最划算,毕竟有以下几种情况我们必须要考虑进去。

假定两国对战,武器资源值和金钱值同样是100万(打仗需要钱,兵员和工厂工资制造武器都要钱,但供应武器作战和制造武器的资源同样也讲究,不是在任何时候,钱都能在战时换到相应的资源的,钱指代经济能力,但不代表有那么多账面的钱就能拥有多少的可用于发起战争的资源,战时会有资源封锁,原有秩序流通货币变成废纸一张等诸多情况发生,所以真正的战争,人,钱和资源等要素,其实缺一不可,钱和资源不厚的情况,先置条件就决定了这场战争只能采用速胜的套路),制造某类综合性强的大型兵器需要1800金钱和物资,制造某类综合能力性弱一点的中小型兵器需要450~500金钱和物资,在两国幅员辽阔的情况下,少量制造大型兵器(比如100台,总计消耗18万金钱和物资,还余82万发展数值),其他全部用来铺450~500金钱和物资的小型兵器最合理,大家打一场限定资源的战略游戏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有以下,任何国家战力最强,性能最全面的大型兵器装备数量都不多,毕竟财政负担不起,第二国土面积的情况决定了要守卫要把控的地方很多,没有一定底价武器形成的数量优势,就好像一把黄豆撒开在90平的房间里,看似满屋子都有,但是数量不够,防御全是漏洞,面对敌方集中优势兵力的集群突破,其实是扛不住的,说到底,国防兵器的分布,既要有质量优势,也要有数量优势才能更好的遂行保家卫国的使命。

很多人在这里会提到飞行员100比140的战损。

这里先不提,在国防防卫作战的己方飞机被击落,飞行员是不是会全部折损及战场飞行员快速补充等问题,我们仅仅讨论战争最后的胜负。

打赢了,实现自己的既定目的,就能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被打败了,不只什么都没有,什么人都没能保到,还要面对敌人高昂的战争赔款讹诈。我们是心疼飞行员,但如果我们打败了,以后付出的人口,金钱,土地,资源等代价可真比上面贵太多太多了。

在真正的战争面前,为了取得最后战争的胜利,伤亡都只是数字,一方只要能打赢,实现自己的预定目的就是最高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战场中真实的情况是,双方都有大型精锐兵团,双方的大战和谋划其实都是围绕这些大型综合性兵器展开的,一旦围歼这些精锐兵力,反向推向敌人国土,两个面积广大的区域的防御和驻守都需要数量庞大的低廉兵器去填线,只有国防力量配置既讲究数量优势也讲究质量优势才能更好的遂行防守和夺占任务。

所以不论从那一方面来说,一支国防力量,现在既兼顾四代机等高档精锐力量,也兼顾配置稍微低一点,但能快速,有效形成广泛装备优势的兵器同样也会兼顾。

在某次推演中,局面不是8V4的情况,而是12V4,16V4的情况,数量多一方,仅拥有和对方对等的雷达照射距离优势,4的那一方,即使拥有1V2,1V3的多目标打击技战术性能优势,但在我方也“明灯”照射的情况下,匆忙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就脱离战斗了(发射的弹,有没有中段制导,后期有没有命中,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拥有技术优势那一方,不敢赌数量优势那一方是不是真没和自己类似的远程空战能力,也不敢拿命赌对方没有A射B导的能力,最后不仅没有取得和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战果,战线还被反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空战中讲究的东西很多,技术要讲,战术要讲,战斗意志,其他空战力量倍增器BUFF加持也要讲,真没军迷想的装备某某就取得1V6的交换比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在赤剑这里,单论歼20能对外军F-35打出1比6的交换比,所以我们更应该支持歼20上舰,是说不通的。

难道我们同样具备后发优势的歼-35和F-35打出的交换比难道不是优势么?

不论从出动率,造价,性能,产能,和航母的适配性,还是从以歼灭F-35的最初目标来说,歼-35上舰更符合我们的国防预期,毕竟它拥有前面提到的性能和可形成广泛形装备基础的数量优势。(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