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余市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小小庭院变成新的产业点,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庭院闲置空地,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利用“小切口”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将“院景”变“钱景”,为助力实施“千万工程”注入新的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支部引领,找准致富新路径。走进三井子镇万宝村,家家户户院落的“小果园”尤为醒目,栽种的吉盛桃李、鸡心果、龙丰果等果树共计11800余棵,达到中型果园规模,素有“扶余市林果第一村”美称。

“我们依托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免费为村民提供树苗和后期管理。今年第一批果树达到丰果期,预计年产5万斤,户均可实现增收3000余元。”三井子镇万宝村第一书记张化民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文旅资源,融入农旅新产业。推窗见绿,开门见花,步入扶余市九连山村,院落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到处弥漫着花香,具有特色的乡土风韵。九连山村在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民宿、休闲农庄、小型采摘园等特色十足的庭院经济,让小小庭院成为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市场需求,探索种植新方向。2023年,扶余市永平乡开始探索推广庭院经济,鼓励脱贫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万寿菊,全乡19个行政村种植花苗30余万株,平均每村种植约4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纯利润在3.5元左右。

“万寿菊一般7月初盛开,花期持续至10月上旬,可采摘7-8茬鲜花。正常年景垧产可达40-60吨,如按种植技术要点种植,垧产可达60吨以上,收入在4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永平乡组织委员郭文正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扶余市将立足发挥农民群众庭院经济发展优势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建立完善小规模化、大群体的家庭庭院经济产业,全面推广种植、养殖、手工业、电商、农家乐等多种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通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补助发展庭院种植业和养殖业,重点鼓励全市农户发展万寿菊庭院种植,已与乾安县赞字万寿菊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收购意向协议,正式开启万寿菊金色产业新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在帮扶脱贫群众的同时,扶余市将坚持全域推进,整县提升,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宜商则商,打造出“田园乡村,美丽扶余”的庭院经济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