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61年刘少奇湖南考察,在毛主席故居前,却发现了门匾上有问题?

你知道毛主席的故居的背后,见证了什么样的峥嵘岁月吗?为了中国革命,毛主席的家人又付出了什么样的牺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来自湖南韶山。带领中国人民打倒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我们老百姓能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对于毛主席,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怀有敬意,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毛主席在湖南老家的故居,说说毛主席老家房子的故事。

毛主席少年时生活的故居,现在的湖南省湘潭市内,这座老宅的大小房屋一共有20间,如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原来叫做上屋场,是毛主席的祖父在1878年购买,当时只有5间茅草屋,是后来毛主席的父亲进行了扩建。

毛主席的祖父本来也能算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家里的田地被一点点典当售卖,反而沦为了贫苦农民。

反倒是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不辞辛苦,不仅亲自耕地干活,也喂养家禽,更是兼职算账,让毛家的情况有了些许好转。

后来更是外出当兵,带着卖命的钱回到上屋场,偿还债务,改善了毛家的贫困处境。也正是有着这样的父亲和家庭环境,从小就生活在上屋场的毛主席,6岁就开始下地干农活。

而田地间长大的毛主席,更是深切体会到了农民对于土地的看重。也让毛主席认识到,改善农业是改变国家的根本基础。

而随着毛家家境的改善,毛顺生也给毛主席请了老师,让毛主席读书,希望作为自己长子的毛主席能从他的手中接过家业,改善家族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毛顺生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毛主席早已立志,心中想要改变的绝不仅仅只是上屋场这么一点点地方。

“少年立志”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到长沙读书后,只有少数放假时期才会回到这里。而且也是这段时间,毛主席接触了新思想,他的心中有了更加远大的志向。

此后,参加革命的毛主席,只要回到家乡,就会在这里向乡亲传达新思想,传达革命精神。

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返回上屋场家中时,更是告诉大家,农民也要组织起自己的武装,要把农民协会给建立起来。

1927年,毛主席成功领导了秋收起义。而后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成为了国民党资本主义政府的眼中钉,被国民政府通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毛主席在韶山老家的房子,也被国明党当局“没收”,甚至是家里的家具,农具等物品,也都在这次没收之后,消失不见。

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展开了全面侵华,想要灭亡我中国。在此国家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一致对外。

也正是如此,国民党政府才将毛家在上屋场的房子还给了毛家。当时,由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之妻周文楠带着她娘家的母亲,兄弟,还有毛泽覃的儿子毛楚雄一起居住。

值得一提是,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在1935年时,便在江西瑞金被国民党军队杀害。

其长子毛楚雄也在1946年,作为谈判代表,在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路上,被胡宗南下令秘密杀害,当时年仅1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毛家在上屋场的房子,见证了毛家一代代革命人士的成长。

那后,后来毛家的房子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

2

毛主席湖南老家的房子,你知道一共换了几次门匾?又为什么要换?

1949年8月,解放军进入长沙,掌控湖南之后,人民政府才专门派出人员,去管理毛主席家的老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8月,解放军和平解放了湖南省湘潭县,并正式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这时候,毛主席老家的房子,也交到了湘潭县人民政府手中。

对于毛家的老房子,人民政府安排毛泽民的妻子王淑兰,以及毛主席的叔叔毛月秋负责管理和接待参观工作。

在此之前,政府还拨出一定款项,对毛家老屋进行了恢复,决心将此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而第一个来这里参观的团体客人,便是毛主席家乡慰问团,领队之中便有出身韶山的毛振南,当时他便在湘潭担任党委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参观结束后,毛振南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明明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毛家老宅上,没有任何说明,尤其是屋子前面没有一个正式的门匾。

他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毛月秋等人的赞同,最后大家商议一番,当时全国各地许多群众,都喜欢高举毛主席画像,上面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于是,便在毛主席少年居住的老宅这里,挂上了门匾“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

而后,大家便请来当时韶山有名的“读书人”,被当地人称为“韶山一支笔”的毛宇居提笔,写下了这个门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这位毛主席的同族兄弟,算起来,还是毛主席儿时的私塾老师,并在毛主席求学的过程中,给与了各种支持和帮助。

后面毛主席正式参加革命后,被国民党通缉。毛主席留在家中的《祭母文》也是由毛宇居收藏,他将毛主席祭奠母亲的手稿塞进墙缝躲避搜查。并在解放后完整的上交国家。

1932年,当时数次被“围剿”毛主席指挥下的红军不成后,国民党的湖南省主席何键,丧心病狂地派人到毛主席老家,要挖毛主席家祖坟。

当时也是毛宇居冒死赶在国民党的人前面,将祖坟隐秘起来,更是将祖坟石碑深埋地下躲避被国民党挖坟暴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53年,毛主席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说起了几年前苏联电影代表团访问毛家老宅的事,顺口说了苏联客人看到老屋上挂着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门匾,都表示很好。

但毛主席却觉得不妥,他表示“伟大”二字不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不是说自己定义自己很伟大,自己就真的伟大的。毛主席建议,把自己家老宅上的门匾给换掉。

毛月秋也是直性子,当场就和毛主席反馈说:“这是老百姓们的意见啊,你带领大家翻身做主人,建立新中国,大家都觉得你伟大啊。”

但毛主席谦虚地表示,伟大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亿万百姓,军队的胜利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百姓的支持下共同完成的,绝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韶山后,毛月秋将毛主席的建议反馈给了当地的人民政府,经过人民政府的商议,并征求各方建议后,最终还是决定将门匾换成了“毛泽东同志故居”。

当时负责管理老宅的毛月秋心里对于改门匾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最终还是毛主席曾经的老师徐特立的说明,解开了他的心结。

那么,徐特立是如何解释此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调研,来到毛主席故居,一眼指出了牌匾的不妥,让人更换。

徐特立告诉毛秋月,毛主席建议这么做,是因为毛主席坚信自己和其他的中国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区别,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平凡的同志。从人民群众中来,为人民群众服务。

而在徐特立看来,正是拥有这样品质的毛主席,才越发地令人尊敬啊。而这第二幅门匾,便是后面刘少奇又觉得不妥的门匾了。

刘少奇在1959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后,便一直忙于国家发展事业。到了1961年,他前往广州参加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农村六十条》的条例后,启程返回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路上,刘少奇决定走访一线基层,调研农民们对于政府新通过的条例的看法。而就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来到了湖南韶山,并决定前往毛主席故居进行参观。

但是来到了现场之后,刘少奇发现了问题。

他并没有直接进入毛主席故居,而是在门口盯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字,陷入了沉默,而后才指着门匾询问工作人员,询问这门匾是谁提议这样写的,但是工作人员并不清楚。

于是刘少奇告诉他们,这里用这个门匾十分不妥。“‘故’这个字有着‘过去’和‘逝去’的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健康,活的好好的,你这里却用‘故’字,是十分不妥的,应该把这个字换成‘旧’字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少奇的话,让现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大家都听懂了刘少奇的意思,故居是指的已经死掉了的人,活着的时候居住过的房子。

但是现在毛主席还活得好好的,你们这里挂毛主席的“故居”当然是十分不妥的。

刘少奇的意见很快就被汇报给了相关的管理部门,湖南省办公厅立刻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的牌匾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门匾,并在第一时间换了上去,并一直沿用到了1983年。

在毛主席去世多年之后,经过党中央批准,韶山毛家上屋场的爱国教育基地的门匾再次进行了更换,从“毛泽东同志旧居”重新换回“毛泽东同志故居”。

而这一次,为门匾提笔的人,正是邓小平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1973年,邓小平复出后不久,就到韶山参观过,还在这里照相留念。到了1983年,邓小平提笔写下的“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门匾,交给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的管理部门。

这块门匾后面使用黑底金字,体现着背后的庄重,朴实和大气。而毛主席故居的门匾,前前后后经过数次变更之后,最终在这一刻被定了下来,便再也没有更换过,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如今再去韶山,再去瞻仰毛主席的故居,我们抬头看见的门匾,便是当年邓公的题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简单的一块门匾,却数次更换,背后所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的敬爱和怀念。让我们先伟大的毛主席,向所有的的革命先辈致敬!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