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70年峥嵘岁月,70载光辉历程。2024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和格尔木建政70周年,是海西州和格尔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即日起,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开设《七十载沧桑巨变 新时代筑梦辉煌》栏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报道70年来格尔木的发展变化,敬请关注。

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格尔木,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宝藏大门,唤醒亘古沉睡的戈壁荒滩,也开启了格尔木建设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曾是生态贫瘠的高原小城,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是不毛之地,寸草不生,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现如今,这里鸟语花香、颜值颇高、活力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尔木地区1952年解放,1953年西藏运输总队来到千古戈壁荒原格尔木支起帐篷,建立转运站;1954年初,新中国第一支地质队在乌孜别克族依莎·阿吉老人的向导下,开始了踏勘柴达木之路。同年,在慕生忠将军的带领下,祖国地图的西部出现了一个新的地理坐标点——格尔木,浩瀚戈壁有了第一座帐篷……从此,格尔木几代人前赴后继,经历数十载春秋,将格尔木由一个植被稀疏、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建设成为街景美观别致、树绿花红、鳞次栉比的“高原新城”。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开拓者们的歌声中,戈壁荒滩绵延成了一幅美丽而独特的锦绣画卷,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来,从荒漠到城市,格尔木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从一个没有名字的荒漠变成了今日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望格尔木城市发展之路,可以说有艰辛、有收获,有汗水、更有希望。这些年,城市发展建设始终是格尔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蓝天工程、绿化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煤改气……格尔木发展的着眼点就是为大家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没有路到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从一顶帐篷到高楼林立。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加,使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成了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及格拉段电气化、京藏高速茶格段、格尔木机场改扩建、西宁—格尔木—吐鲁番光纤通讯干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了格敦及格库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格二线建设顺利推进。建成运营格—拉石油管线、涩—宁—兰输气管线,兰西拉光缆、330电网双回路、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运,火车站站房改造,高速公路实现从无到有。完成了格尔木市城南物流园排水管网建设项目、格尔木市城市建成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五期)、格尔木市主城区污水管线改造工程、格尔木市会展中心建设项目、格尔木新区新城路道路工程等一批城市道路、农村电网改造、送电到乡、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及危旧房改造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艳阳之下,漫步在格尔木街头,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笔直的大道、浓荫滴翠的碧树、娇艳芬芳的鲜花、独具匠心的街景、喷珠吐玉的流泉,令人流连忘返。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格尔木尽情展示出戈壁“不夜城”的风采,这边霓虹灯饰争奇斗艳,那边火树银花照亮夜空,夜晚的城市温馨而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201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6平方米,比1982年增加3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7.3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18.5平方米。目前,格尔木市建成区绿地率19.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2.0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49.45公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5月,格尔木市成功入选“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作为全国高原干旱少雨地区首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格尔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拓展领域。格尔木市已谋划2022—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78项,总投资约44.6亿元,其中海绵城市建设资金21.9亿元,涉及居住社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系治理、雨水调蓄、管网泵站改造、管网排查修复、GIS平台建设及其他示范项目。已开工及前期拟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57项,总投资36.47亿元。通过全力加快项目高质量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扩大海绵城市影响力,切实把格尔木打造成为干旱地区节水、治水、蓄水、保水协同推进示范、青藏高原海绵技术和体制创新全景式展示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格尔木市充分发挥规划和制度引领作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海绵理念、海绵标准全面系统融入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制定建设全省副中心城市三年工作方案、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陆港特色小镇基础建设进度加快,货运信息平台取得网络货运资质。安排专项资金12.65亿元,实施补短板项目56个,建成一批道路配套、公园绿地、口袋公园,13个老旧小区改造、808套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复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居民幸福共同体可触可及,产城融合集聚效应充分显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格尔木市上下将继续坚持和弘扬“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以新区带动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以园区促进资源要素汇集整合,辐射带动关联物流园、产业园发展。加强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更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项目。有序推进雨污管网改造,打造精品工程和样板项目,保障全域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顺利收官。健全“四方协调”机制,实现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和无障碍系统,改造提升柴达木路,谋划实施城市水系、城市慢行系统项目,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要设施、关键部位、重点场所安全防控。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城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十载春华秋实,七十年时代变迁。格尔木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着青藏高原上一首首动人的赞歌,创造着世界屋脊上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如今的格尔木,逐渐成长为青藏高原上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戈壁新城,正在努力打造青海省副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续写辉煌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