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李家园亭

半寻流水绕芳丛,一扇轻摇花气中。

最喜此间春意足,数株红杏出墙东。

首句“半寻流水绕芳丛”,以流水为引,展现了园亭周围的自然环境。半寻的流水环绕着芬芳的花丛,既表现了园亭的清幽雅致,又赋予了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感。流水与芳丛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一扇轻摇花气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亭内的景象。一扇轻摇的门窗,似乎正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而门窗之外则是浓郁的花香。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园亭的精致构造,还通过花气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那芬芳的气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后两句“最喜此间春意足,数株红杏出墙东”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直言最喜爱这里的春意盎然,几株红杏更是从墙头伸出,向世人展示着春天的魅力。红杏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李家园亭的美丽景色和春意盎然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美好和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幽花

小草虽微亦有芳,春风桃李总寻常。

游蜂未必知人意,自赴幽花各擅场。

首句“小草虽微亦有芳”,诗人赞美了小草虽然微小,但同样拥有独特的芬芳。这里的小草象征着那些平凡而不起眼的存在,但即使如此,它们也拥有着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次句“春风桃李总寻常”,诗人以春风中的桃李为对比,指出它们虽然美丽,但在春天里却显得相对寻常。这里的桃李代表了那些广为人知、备受赞誉的美好事物,但诗人却认为它们并不如小草那样独特和珍贵。

后两句“游蜂未必知人意,自赴幽花各擅场”,诗人借游蜂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有限。游蜂们或许并不知道人们的心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寻找花朵,而幽花们则各自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独擅其场,默默绽放。这里,幽花象征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和价值,它们或许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却在自己的世界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七绝·雨后竹窗

竹长新梢高拂天,树留宿雨绿生烟。

清阴只恐春归去,遮却闲窗又一年。

首句“竹长新梢高拂天”,描绘出竹子生长茂盛,新梢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次句“树留宿雨绿生烟”,则通过描绘树木上残留的雨水和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宿雨使得树叶更加翠绿,仿佛有烟雾缭绕,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后两句“清阴只恐春归去,遮却闲窗又一年”,诗人借清阴和闲窗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担心春天的离去,因此用竹子的清阴来遮挡窗户,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时光。然而,春去秋来,时光荏苒,遮窗的竹子又度过了一年,春天终究会离去。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让人不禁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小园有访

竹间门巷半荒苔,几树幽花夹径开。

最喜主人留好客,春风随意满樽来。

首句“竹间门巷半荒苔”,描绘了小园门巷间的景象。竹影摇曳,门巷之间,荒苔点点,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幽静的氛围。这里的“半荒苔”既展现了小园的宁静与少有人至,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痕迹。

次句“几树幽花夹径开”,则进一步展现了小园内的春色。几株幽花在小径两旁静静开放,为这幽静的小园增添了一抹亮色。这里的“幽花”不仅指花朵的淡雅与幽香,更寓意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清雅情趣。

后两句“最喜主人留好客,春风随意满樽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最为喜爱的,便是主人的热情好客。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主人盛情款待,让客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惬意。而“春风随意满樽来”则更进一步,将春风拟人化,仿佛春风也懂得主人的心意,随意吹拂,带来满满的酒香和春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小园的幽静、春色的美丽以及主人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美好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