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中国宣布在南海礁盘上进行填海造陆,截至2015 年 6 月 ,中国相继在南薰礁、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等南海岛礁进行了填海造地的建设。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遭受到了国际压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质疑中国的此项行为不符合国际法。

中国对南海岛礁拥有无可置疑的主权,填海造地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借助人力和相关设备将原有的海域转变为陆地在属于本国主权范围内的岛礁上填海造地,本质上属于人为的添附,是国际法所允许的一种合法变更领土的方式,早在 1805 年的“ 安娜号” 案中 ,被自然添附的美国小岛就不仅被英国捕获法庭确认为美国领土,而且被认为可以享有领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合理合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国家,也不相信中国可以完成这样的工程。

在远离大陆、自然条件差、人们无法生存的远海礁滩上,例如我国南沙群岛的诸多礁滩,要想按照常规的思路和做法在远海礁滩上建造人工岛,将所需要的大量建筑材料和物资,从大陆运送到那里进行施工建岛,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远途运输大量建材比较困难,并且由于运输建材物资的船舶吃水较深,难以靠近浅滩,就还需要通过换乘小船,反复来回,才能把建材一点一点地搬运到能够施工建岛的地点,还要冒着经常发生的雷雨风暴和海浪潮水的袭击进行施工建设,这都是困难重重的。

在中国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完成过这样庞大的工程,得益于中国领先全球的绞吸挖泥船技术,中国在远海礁滩的填海造陆上,使用了吹砂技术。

吹砂施工原理是依靠采砂船、运砂船和吹砂船配 合作业,实现砂水混合物通过管线输送至回填现场,经 沉淀及尾水排放,砂留在回填区形成陆地;吹填砂造地 后期软基处理成本低,可快速、高效地提供建设用地。

随着施工条件的不同,大致有3种吹填方式,分别是沉淀池法: 当有稳定的砂源,且砂源细颗粒含量较大时,可直接采用吸扬式 (绞吸式)挖泥船挖出江河底部泥砂,将泥浆送入预设于岸边的沉淀池中,然后再用泥浆泵和管道将沉淀池中的砂吹填至吹填区。

直接法:当有理想的砂源且有较好的作业面时,可采用人工水力冲挖的方式,用高压水枪将砂土冲拌成浆液,并用小 型泥浆泵吸入进泥管内,通过管道将砂土直接吹填输送到吹填 区;

间接法: 当固定砂源离吹填区较远时,可用挖泥船将泥砂从江河底部挖至驳船上,用船运到吹填区附近,再用高压水枪将砂土冲拌成浆液, 用泥浆泵及管道输送至吹填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哪种方法,都对挖泥船的技术要求很高,以天鲸号为例,天鲸号具备强大的绞刀头,可以轻松地绞碎海底的岩石。然后,把岩石和淤泥一起吸上来,直接进行远距离吹填,吹填距离最大可达到6公里。它还具有装驳功能,可以将挖上来的泥沙石块通过驳船,运到其他地方,从而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在短短1年4个月的时间,中国在南海礁盘上修建了1314万平方米的陆地,渚碧岛上有一座长3250米、宽60米的机场跑道,可以进行大型飞机的起降,有望成为空军基地或国际机场。

而在永暑礁的主礁盘上,形成了一个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岛屿,美济礁的面积达到了5.6平方公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岛礁一跃成为南沙地区最大的人工岛。经过持续建设,现在的美济岛上已经拥有了渔港、城镇、水产中心、通讯基站、灯塔、机场等配套设施。

时间过去8年,如今雷达遍布人工岛,比如华阳礁的礁上构筑了六边形多层防御塔,在防御塔顶部是一个巨大的雷达天线罩。

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吹填之后属于大型岛礁,大型雷达更是密密麻麻,多达几十个。随着科技的发展,海上交通、海上资源成为国际争端 的焦点,雷达作为获取实时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其地位 尤其重要,已成为各国掌握海上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和必备 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雷达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空中预警雷达受气象等 因素的制约,无法长时间连续掌握情报数据,用于岛礁环境的地面雷达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岛礁面积小、环境恶劣、远离大陆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岛礁雷达设计及使用 过程中面临人员紧张、防护困难、保障不便等问题。

所以中国南海岛礁雷达,充分考虑自动化、智能化设计, 降低值班人员工作压力,充分保障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并上报雷达探测数据。实际探索范围可到马六甲海峡和菲律宾以东海域。这为我们海路安全提供了信息保证,也为我们捍卫南海主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媒甚至认为,中国在南海人工岛上布置了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的天线阵列,这种雷达系统工作在甚高频波段,美媒认为这种雷达可以使中国具有探测到大型隐身战机的能力,有了这款先进的雷达,可以让美国的B-2有来无回。

那事实究竟如何,就让西方各国自己猜去吧,可以说,南海人工岛上,遍布的雷达,就是中国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