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欧盟观察|新能源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合规挑战与对策【走出去智库】

△荷兰浩达(BUREN)汽车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律师Klaas van der Graaf演讲视频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近日,由走出去智库支持的立山讲堂「全球法律视野」,邀请国际领先独立律所荷兰浩达(BUREN)汽车业务部主管合伙人律师Klaas van der Graaf作主旨讲演对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法律监管背景、销售模式、市场营销、政府监管、诉讼风险等实务问题进行专业分享。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这主要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显著的规模优势以及多样化的车型阵容。随着欧洲市场逐步淘汰传统燃油车并转向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向欧洲市场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进军欧洲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欧洲市场的法律环境相对复杂,需要企业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动向,确保产品及业务运营合规。

中企出海欧洲有哪些机遇与挑战?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Klaas van der Graaf演讲的主要内容,供关注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读者参考。

正文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重重挑战。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重视,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型无疑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欧洲作为中国境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率先明确将于2035年起全面禁售传统燃油车。因此,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向欧洲,既是顺应行业发展大势、拓展全球市场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壮大自身、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军欧洲等发达市场正面临着诸多法律、监管和经营方面的挑战。

首先,销售模式的选择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经销商模式虽为行业所熟悉,但由于受欧盟竞争法监管,车企很难灵活地控制产品定价。而代理商模式和电商模式则允许车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直接定价销售。但代理商模式对资金和人力投入要求较高,而电商模式则需要严格遵守欧盟规定的网上销售规则,确保信息披露、订单流程等各个环节无疵。因此,新能源车企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审慎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

其次,广告宣传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法律风险领域。车企不仅需确保广告内容属实无误,而且还要特别当心"绿色宣传"所带来的法律风险。由于新能源车型的低碳环保特性,车企往往对此进行针对性的宣传。但如果绿色宣传言过其实,可能会引发消费者协会、监管机构乃至竞争对手的法律质疑,遭受巨额罚款。因此车企需格外审慎,对广告内容把控到位,尤其是绿色宣传方面。

再者,新能源车企在欧洲业务的拓展过程中,还可能受到来自道路交通主管部门、数据保护监管机构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审查。欧洲国家的路政部门负责车辆安全合规认证及事故调查,权力较大。如出现安全缺陷或重大事故,车企需主动汇报并召回;如未按要求履行义务,可能会受到处罚。而欧盟数据保护法对车载数据(如行车记录仪视频、位置数据等)的收集、存储和利用都有严格规定。因此车企务必从车型设计之初就注重隐私保护,避免在后期业务运营中违规导致巨额罚款。

此外,欧洲新能源车市一旦真正兴起,相关诉讼也将随之增多。在产品责任诉讼方面,车企应在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杜绝疏漏;在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方面,电商模式的撤单退货规则将是难题;在集体诉讼方面,数据及隐私权、广告违规等皆可能成为被索赔的风险点。因此车企需要提前部署,通过内控和外包两种途径确保各项合规性。

针对中资新能源车企进军欧洲面临的风险,业内人士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建议,例如在网站和线上销售平台上实现全面合规;主动与政府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披露车辆信息并征询相关意见;聘请当地资深的外部法律顾问,审视公司各环节的合规性并给予建议;制定应对策略并根据形势变化持续优化;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并设立内部工作小组统筹应对等。

当然,欧盟层面也存在对中资企业设置贸易壁垒的风险。一些欧盟国家和整个欧盟都有意加强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监管。但分析人士认为,从现有政策和法规来看,欧盟尚无法对单个国家的企业进行明确歧视。不过,随着贸易战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升温,欧盟针对性加强监管和设置贸易壁垒的可能性也不能被忽视。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并在其中存活发展,必须在合规经营方面做足准备。只有全面评估潜在的法律、监管和经营风险,制定周密的应对策略,并在执行中与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紧密合作,中国车企才有可能在这一充满挑战的市场上取得成功。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laas van der Graaf荷兰浩达(BUREN)合伙人律师特斯拉荷比卢大区前总法

Klaas van der Graaf是荷兰浩达(BUREN)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领导该所的汽车业务部门,专门从事商业合同和商业诉讼方面的工作。Klaas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既有私人执业的经历,也曾担任过特斯拉(Tesla)在荷比卢大区的总法律顾问。

Klaas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销售和采购活动支持,同时他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诉讼律师,曾代表客户在荷兰法院和仲裁庭出庭应诉,涉及复杂的合同和产品责任等案件。

在汽车行业,Klaas的相关经验包括:

合同方面:
- 审查并确保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符合欧盟及国家法律法规,并根据法律和商业要求持续更新客户协议内容
- 为多家租车公司准备车队采购合同,其中包括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最大的电动车车队交易
- 为欧洲及国家层面的车辆销售和采购准备框架协议,涉及多家大型租赁融资公司
- 准备主许可协议、服务协议、订阅协议、采购协议和数据处理协议等

诉讼方面:

- 在两年半的任职期间里,为特斯拉管理荷比卢三国地区的所有诉讼事务,监督一起集体诉讼和众多法定担保索赔
- 就一起长期贸易纠纷进行谈判并达成和解
- 就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集体诉讼(包括与消费者法相关的)提供战略建议

合规方面:
- 与多个欧盟成员国的消费者主管部门就面向消费者的协议和广告内容以及潜在处罚问题进行联络
- 开展法律评估,以确保所有广告活动和客户信贷计划的合规性
- 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就安全投诉以及是否需要发布召回/RAPEX通知进行讨论和合作

延展阅读

▌地缘政治风险:

出口管制与制裁:

跨境数据监管:

全球科技竞争:

品牌声誉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出去智库《车企出海战略洞察》系列,旨在帮助企业决策层,梳理监管趋势,理解其背后的决策逻辑、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本期涵盖:智能座舱与全球数据监管、智能驾驶与全球人工智能监管、美欧数据与人工智能监管趋势洞察等主题,从战略、合规、公关等角度,为从业企业提出策略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