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华区新华公园应急棚宿区

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以安全为重点,将应急举措落实做细。成都,一座超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应急管理局获悉,目前,成都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300余个,国家级、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77个,并成功创建81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72个四川省安全乡镇(街道),1238个市级综合减灾标准化村(社区),覆盖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

有效防治灾害,关键在于灾害发生前预判的精准度与处置反应速度。2023年8月,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接入23个区(市)县和市级部门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4个板块内容。如今,该平台已基本具备地震灾害秒级预警服务能力。

自然灾害类型多,处置难易程度也有不同。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成都正持续推进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工程等八大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此外,5月11日至5月17日,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成都还将分层级、分类别、同频率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丰富多样的群众体验型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防范能力。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