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带领自己的团队回汶川地震灾区看看,通过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灾后群众重建生活信心。”作为汶川地震后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办公室主任吴坎坎见证了太多灾难留下的心理伤疤。16年过去,吴坎坎已经是一名资深心理援助工作者,他的工作不仅惠及众多受灾家庭,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心理障碍,走出阴霾,还和众多志愿者同道一起为中国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完善作出贡献。

“当物理重建初步完成,心理修复才进入关键期”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吴坎坎第一次接触灾后心理救援。十六年过去,汶川地震留下的疮痍已渐渐被时间抚平,新的家园逐渐建立起来。可是吴坎坎知道,人们表面上的平静并不代表心理创伤已经被修复。“当物理重建初步完成,心理修复进入关键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办公室秘书长吴坎坎。受访者供图

每隔一段时间,吴坎坎就会带领自己的团队回汶川地震灾区看看。吴坎坎和他的团队采取分层次、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策略。“我们会为儿童设计游戏用以缓解恐惧,为老年人创建互助小组促进情感支持。同时为妇女提供职业培训和心理咨询,帮助她们重建灾后的生活信心。”

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让吴坎坎记忆尤为深刻。“地震之后她就少言寡语,缺少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给予几次心理支持后,她的情况好转很多,已经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个性化的援助方案固然好,但触及范围却是有限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吴坎坎将在汶川心理援助的经历和实践经验总结成了成熟的心理辅导体系,并培养当地的老师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我们在培训中引入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讨论等互动环节,增强教师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敏感度。此外,也建立起一套后续跟踪和支持系统,确保教师们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指导,帮助受灾儿童持续接受心理疏导和治疗。”

心理援助体系已经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吴坎坎深有感触,16年以来,灾后重建的成果不仅仅限于拔地而起的楼房,灾区民众重燃的信心,更见证了中国心理援助体系专业化、规范化的全面飞跃。

2015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推动了全国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持续活跃在心理援助前线的专家与专业志愿者,为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专业力量。

吴坎坎告诉记者,中国心理援助工作现在已经具备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面对灾难,我们的第一步是进行科学的需求评估,明确援助的需求类型、人员配置及行动地点,并迅速与地方政府、医疗机构、慈善组织等建立合作桥梁。随后派遣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实战经验的志愿者,执行为期一年至五年的长期心理援助计划,确保援助工作的持续性。”

2011年3月,吴坎坎为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受访者供图

“或许我没法帮所有人走出困境。但我坚信,只要不放弃,我总能拉他们一把,帮别人度过心理的坎。”吴坎坎分享了自己十年前的照片,那时的他,一头乌发,眼神中闪烁着无畏与激情,那是属于青春的烙印。时光虽然在他的外貌上留下了痕迹,却从未改变他对心理援助事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