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曹操和诸葛亮是宰相吗?
我们常常说丞相李斯,丞相萧何,丞相曹操,丞相诸葛亮,丞相杨坚。杨坚是最后一个丞相。杨坚篡位之后,历朝历代再也不设丞相。
宰相是朝廷政务的决策班子和执行班子。丞相是宰相的一种。
在宰相中,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而且是宰相中等级比较高、权力比较大的一种。一般当到丞相的,基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可以是独相,也可以是双相,没有第三个。以至于西汉时期,皇帝就以大将军和尚书台牵制丞相。
东汉时期鉴于丞相权力太大,取消了丞相,以司徒、太尉、司空为三公,以尚书省、中书省为成决策班子。建安时期,权臣曹操给自己设丞相之位。后来,蜀汉诸葛亮、东吴诸葛恪叔侄都是丞相。
魏晋以后, 除了杨坚,不再设丞相,因为丞相是权臣的代名词。也不再设司徒、太尉、司空这样的三公,而以之为重要官员的加官,以提升官员的品级。而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直至清朝。太师是最高的官职,一般都是赠官,很少有人活着获得,蔡京和张居正是少有的活太师。于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走到了台前。
到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
从贞观中后期开始,以三省长官权力过大,设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之为宰相,唐宋两朝皆然。以至于后来不挂这个头衔,反而不是真宰相。于是,三省长官也就成了荣誉加官。比如节度使加上尚书仆射,就是使相。
其实,同三品或者平章事,虽然是宰相,本质上却不是职务,而是差遣。所以,皇帝任免宰相非常容易。差遣,就像现在的某某小组组长、副组长,属于协调议事机构的成员。宋朝甚至还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司使又称计相。
从丞相到三省长官再到平章事,这是相权逐渐弱化的过程。到明朝,朱元璋直接废宰相,皇帝集元首和宰相于一身,于是皇权空前膨胀,彻底战胜了相权。到雍正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没有相权牵制,皇权过于膨胀,导致明清两朝政局特别不正常。这可能也是明清落后于世界的一个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