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在古代封建社会文盲特别多,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片段:一群人围着墙上张贴的告示,然后再由一个人大声的朗读出来!

这是因为古时很多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去花钱读书识字了,只有一些家境还不错的家庭会让孩子去读书!

古时的“科举制度”是从隋唐两朝开始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最终是在清朝末期被宣布彻底废除。

该制度在古代一共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就分六个部分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科举制度,以及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部分:科举的历史简介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古代中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进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隋文帝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了中央。

继而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就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

他又设“明经科”,这就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地诞生了。

从史书记载上看:隋炀帝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考场上的冠军”!

“状元”这一至今仍然充满了魅力和活力,并且被众人所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发明和创造的!

武则天之后,“状元”就成为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就如同在现代社会参加考试时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

古代的状元则更难考取,所以,古代的状元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文之士”!

甚至,就连皇帝也都喜欢把女儿嫁给极其优秀的状元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部分:科举的学习内容

根据相关的统计:古代的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共计四十多万字,且全部都要精读背书!

除此之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和文学书籍等。

而且,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也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而试帖诗则是诗体的一种。

考试时会以古人的某一首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再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现在的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这些年来一直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其实这一心愿已经被喊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了!

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就如同现在的家长陪考送考一样。

古时候的父母也是很尽心的,因为这是孩子通往仕途,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

而且在古代,学生光看书是不行的,他们还得把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并熟记于心。

甚至某句话在某页的哪一行,都需要知道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古人高考还要毛笔字写得漂亮,这可是需要东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多年才能达到的程度,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的多!

第三部分:科举的考试分级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级:院试,读书人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第二级: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是“秀才”,及格者被称之为“举人”。

乡试的第一名则被称之为“解元”,因乡试的考期在八月,故而又称为“秋闱”。

第三级:会试,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则为京城的礼部官衙。

考生考中之后称为“贡士”,第一名则叫“会元”。

第四级: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考,考中的就称之为“进士”。

殿试共分三甲来录取,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第二名被称之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之为“探花”,统称为“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

二甲则是根据官场需要来取若干名,都“赐进士出身”。

最后的三甲也会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第四部分:科举的考试分科

中国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全国万万千千的考生在统考一张卷子。

古代的科举一开始也是这样,实行全国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士”!

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郎在科举场上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

后来出于公正、平衡和照顾起见,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例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题和考试时间。

最终出现了“南卷”和“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现在中国的高考分为文、理科,古代的科举也分科,有文、武科之异,因此,有“文状元”和“武状元”之别。

根据史料考证,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武状元”名叫薛奕,而有名的“文状元”就太多了!

例如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的实业家张謇等,这一些人都是“状元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部分:科举的考试过程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

有的朝代就有“春考”和“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则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的“三月廷试”!

而且,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也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会空出两天。

明、清两朝的乡试时间在阴历的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

乡试和会试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一共三天。

江南的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个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上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

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

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题量很大!

根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

表面上看比现在的高考试卷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则更复杂,属于是“一考定终生”!

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长都会发生“考死考生”的事件!

这是因为当时预防作弊的相关措施非常之严格,考场是全封闭式的。

一排排的号舍把考生给隔开,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白天考试时,由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代替坐凳来供考生坐着答题,到了晚上则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铺。

但是因为号舍的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点三三米,所以人睡觉躺下去时连腿都无法伸直!

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要自备油布来做门帘,以防风雨的侵袭!

科考在当时是考生的大事,同时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

科举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期间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

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和白天饮水之用。

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由于“秋闱”时的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或食物中毒而导致意外死亡!

还有的考生,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给活活咬死的!

第六部分:科举的阅卷过程

现在的高考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作弊。

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根据史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在《宋史·选举》中有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了“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臣陈靖的建议,开始推行起“糊名烤校法”。

也就是说: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在经过“弥封、腾录,对读”等流程,最终决定了录取卷之后,才会拆开“弥封”来查看考生的信息。

追溯起来,宋朝的“糊名考校法”显然是如今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

而且和今天一样,历朝历代的阅卷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皆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阅评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清代为例,阅卷时间规定的是十天,这十天还包括之前“弥封、腾录和对读”的时间。

其间的吃喝请客又会用去不少的时间,所以真正的阅卷时间相当紧张,严格来说也就三四天的时间!

因此,那时候的考官一般一天要评阅二十本试卷,多的甚至可达到三四十本!

另外,普通阅卷人员要阅的卷子会更多,所以大都是超负荷工作!

由此可见,在没有现代电脑辅助阅卷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地阅读每份试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了办法,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

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只阅前场,又止阅书义”!

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子”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和“好评语”,基本上便上榜有戏了。

可是,如果“头场”考砸了,那么后两场发挥得再好,也很可能会名落孙山。

所以,古时候的考生都会特别地看重“头场”考试的答题。

古时的“科举考试”无疑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一样,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而如果想要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那简直可以说是难如登天,高中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人中龙凤”!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