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这首令人痛彻心扉、感同身受的诗句,出自李觏所作的《乡思》。中国传统文化里,自己的家乡是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存在,每一个人在家乡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处,落叶归根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夙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这样看似轻而易举的愿望,有些人客死异乡,空留绵绵无絶期的恨意,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至死都无法安心。

可以看出来,家乡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王琪,也像那些在外无法归家的异乡人一样,度过了漫长的五十多个春秋。

这一切,来自一个误会,而这个误会,让中国老兵在印度滞留54年之久,森林中迷路误入印度,无奈之下只得在印度娶妻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志青年,志向远大

王琪,1937年在陕西省一个小村庄里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一开始他叫王养院。在当时如此困苦的环境下,王家还有富余的钱供三个孩子读书上学,应该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王琪一路读到了高中毕业,高中学历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挺高的学历了。可是王琪还想百尺竿头更上一层,读完高中后在技术学校读了一年测绘专业。之后加上他强健的体魄,他还去过市体委打过一阵子篮球。

或许是经过了抗日战争的洗礼,亲历了新中国的伟大,王琪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对军旅生涯有着向往,他一直就希望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也为他之后加入军队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琪

在1960年那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他只身前去青海,期望成为一名军人。一年后他正式入伍,担任队伍中的工程测绘兵。同年,王琪的母亲因思念外出参军的孩子,特地去往青海探亲。双方都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和对方见面。

王琪所处的渡河连,是军队负责架桥的先锋队。于部队中,他不仅要管机械设备,还要负责勘测并为其他战士探寻前方道路。1963年,王琪随着部队在藏南达旺地区驻扎时,中印关系剑拔弩张,时不时出现战争,而他所辖部队正好便在边境的边缘地带。

讲道理,从专业角度来说,王琪本应认清调兵布阵时候的双方领域的形势。可没想到,他却居然在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上惨遭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误入森林,困于他乡

按照王琪的话来说,他因为前期作战时高压的工作,导致身体极度疲劳,精神高度紧绷。当时中印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自己认为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便在12月31号向上级申请外出放松。

恰逢当时元旦,可以休息,临近日落,王琪漫步于丛林之中,这让他不禁放松了警惕,居然误闯了周边的原始森林。那时中印边界的森林人迹罕至,完全没有道路。而且一个人在都是树的情况下很容易找不着北,果然,最终他回不去了!

密林深处找不到回去的路也就算了,它还差点成为老虎和狼的盘中餐、腹中肉。幸而,他逃了出来,却没想到遇上另一场不幸。王琪曾经回想当时:“当天我离开军营散步之后迷了路,又倦又饿。一辆红十字会的车经过,我便上前请他们帮忙,不料他们把我送到印度军方去。”

那时中国和印度已经打完仗,王琪自然会认为:只要我向印度红十字会寻求帮助,说不定能够脱离当下的困境,甚至将我送回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在车上的时候,王琪看到了一辆中方红十字会的车,他当时想要打招呼,被当时在车上的人捂住了嘴巴。他就这样与祖国的人擦肩而过,而最令他觉得痛苦万分的是,车子行驶的方向不仅不是中国,目的地居然还是印度军方。

这一次错过,王琪与祖国竟分离了54年。而祖国在王琪失踪后,也曾经试图寻找他,可惜依然无法找到任何线索。

王琪刚在印军驻扎处落脚,就被迅速移交到了旁遮普邦内政厅。印度方认为王琪有着中国间谍的嫌疑,不停地审问拷打着王琪,王琪想要替自己申辩,却因为不懂印度语而百口莫辩。

而印方发现不管他们问王琪有关于中方的任何线索,王琪都给不出来。他们以为王琪“食古不化”,甚至还想趁机灌醉王琪,试图从他嘴里得到些信息。不说王琪什么都听不懂,他一沾酒便倒头就睡,醒来之后更是茫然不已。

最终印度军方在试了几次无果后,他们终于知道王琪是工程兵,估计没有办法知道更多的事情了。在这之后不久,印方政府终于也放弃了,只能送王琪去印度旁遮普邦监狱关押,可是出于安全的考量,还是将王琪关了有七年之久。

自此之后,王琪便展开了长长的囚禁生涯。这段时间,王琪不停地被送往不同的监狱,痛苦地度过了每个异乡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