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中国的武器研发能力较强,但也并不是没有短板。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军工技术短板在战斗机航发等方面,但这些玩意能压在中国头上的也就美俄两个国家,并且随着这些年来我国相关技术的进步,这些领域也在追平和这两国的差距。

53式和57式之争

中国军工技术真正的短板,在于轻武器的设计。

尤其是在191枪族诞生之前,那真的是随便一个能设计轻武器的国家都能压中国一头。

而体现中国在轻武器设计缺陷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53式重机枪和67式重机枪之争了。

53式重机枪是中国根据苏联SG43中型机枪仿制的一款重机枪,1953年开始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

到1967年,中国的67式重机枪开始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7式重机枪

这款67式重机枪完全由中国独立自主设计,按道理说会有后发优势,但67式重机枪却广受差评,甚至一度出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解放军部队嫌弃的情况。

根据一线解放军战士的反馈,67式重机枪精度差、故障多的毛病非常严重。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不耐用。新枪还好,但67式重机枪使用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出现缓冲器磨损严重,间隙变大的情况。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67式重机枪的射击精度就会直线下降,并且出现一系列故障。

67式重机枪

这些故障包括连续射击后导致的卡壳、已进膛未闭锁的枪弹自燃导致的膛外爆炸等。

并且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67式重机枪的装备速度还非常慢。虽然1967年就定型了,但一直到1971年才生产了大约200挺,只是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装配。

不过作为一款中国独立自主设计的枪械,我国还是希望67式重机枪能替代53式重机枪。

所以在1971年进行小规模试用后,67式重机枪开始了迅速生产,生产了大约3万挺。

67式重机枪

当时中国的军队总规模大约600万人,下辖大约5000个步兵营,3万挺67式重机枪足够给全军换装。

这也能看出当时中国还是对67式重机枪挺重视的。

而1974年的时候67式重机枪就已经完成了3万挺的生产目标,足够全军换装了,所以67式重机枪后来也有机会参加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然而到对越决战前夜,我军有不少部队却直接无情抛弃了数千挺67式重机枪,将之丢进仓库里,转而重启了仓库中的53式重机枪和57式重机枪(53式重机枪的改进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越战场上解放军还是选择了53式重机枪

从这就能看出,至少在一线解放军战士眼里,67式重机枪是不如53式重机枪好用的。

67式的两次改进

为了改变67式重机枪性能较差的问题,我国之后对67式重机枪进行了两次改进。

第一次改进是67-1式重机枪。该型1978年开始设计,1980年开始量产。

相较于原始的67式重机枪,67-1的主要改进有增加枪机框的行程,人为的降低子弹射击频率,减少缓冲器磨损。

67-1式重机枪

同时取消后架杆的驻锄板,加大机枪架的驻锄面积,将子弹激发时的受力更多的转移到地面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改进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增加了枪架刚度,大幅度的提升了枪械的耐用性。

此外还有提升了枪身抛壳窗面积,和加粗枪管高温区的直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卡壳故障率,以及避免了膛外爆炸的情况。

不过67-1虽然得到了以上改进,但战士们对其的评价却比较微妙,认为其“慢速射击性能好,高速射击精度差”。

67-1式重机枪(无三脚架状态)

当然这是很委婉的说法了。

机枪的主要定位就是火力压制,如果高速射击性能比较差的话,就说明在部分战场条件下它很难达成解放军战士们的需求。

所以对于67-1式重机枪,也有战士表示其是“考核专用枪”。

第二次改进是67-2式重机枪。这款重机枪相较于67-1式重机枪,其实改进的地方基本集中在机枪架上。

当然除了机枪架,还有气体调节器、弹壳槽等方面的改进。但是相较于67式到67-1的改进,67-2的改进是比较小的。

67-2式重机枪

不过作为中国自己设计出来的机枪,我国还是有心大力扶持的。

再加上设计它的厂子要是没单子就得饿死了,所以后续中国还是订购了大量的67-2式重机枪。一直到今天,67-2式重机枪都在解放军序列中得到了广泛装备。

中国枪械设计的短板因何而来?

中国的枪械设计相较于欧洲国家和美国很困难。一方面中国起步比较晚,另一方面中国长期将大量军事资源投入到了重型装备的研发中。

中国近代史基本就没啥枪械设计,从北洋政府时期到民国政府时期,中国的枪械设计基本是仿制外国枪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此前中国工业化水平不足,所以中国的枪械生产能力非常差,更不要说自主设计枪械了。

后续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积累了一点工业能力,这才有了生产枪械的能力。到了67式重机枪服役,则是中国第一次自主设计重机枪的尝试。

至于中国长期将军事资源投入到重型装备的研发,主要是因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国防情况不同。

上世纪60~80年代,中国的主要压力是苏联,而苏联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大量坦克机群推进。

所以当时中国主要的军事发展重心是火炮和反坦克导弹,像机枪这种东西只给了一些边角料资源发展。

后续苏联解体,中国面临的主要军事压力变成了美国。美国的作战方式是海军打击,所以中国将军事资源投入到了火箭军建设,大力发展像东风-26这样的反舰导弹。

至于枪械的发展,也得是到了这些年来中国逐渐富裕了,才能投入大量资源。

参考资料:

【1】光明网·《中国武器叱咤全球:名扬海外的中国重机枪》

【2】新浪网·《“67式轻重两用机枪”设计者谢钟康:“一次供弹”理念应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