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如懿传》被莫名其妙地翻出来,接受网络公审。

杀人不过头点地。一部已经下架的剧,还要被翻出来“鞭尸”,让许多爱看《如懿传》的观众深感痛心,却又无力反驳。

《如懿传》确实有自己的问题,而且是硬伤,不容回避。这一点,早在下架之前,《北京日报》就已经为其定性了。

但在艺术鉴赏层面,《如懿传》绝不是某些营销号或者网民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十足的大烂剧”。

我认为,无论是剧情、阵容、表演还是制作,《如懿传》都至少比90%的国产古装剧要强。

仅用一两篇文章或一两条视频,就去整体评价一部长达87集的精品剧,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因此,本轮对于《如懿传》以及周迅本人的网暴到底是如何发起,又列举了哪些所谓的证据,根本没必要去理会。

究其根本,这是又一场饭圈内斗的外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交媒体上,《如懿传》《甄嬛传》和《延禧攻略》各有一批极端观众。

他们并不是这三部剧的观众的整体,也代表不了这三部剧的观众的主体。他们只是三小撮人,但极为活跃。

这三伙人,互相看不惯、互相攻击,由来已久。

但在没有新近发生的由头以前,所有的互殴都是炒冷饭,吵来吵去自己都觉得没啥意思了。

所以,当有一个up主的视频为这种争吵提供了新鲜的话题之后,这三伙人就立刻又精神了。

表面看,本轮对《如懿传》和周迅本人的网暴是因为一个up主的视频而起,但那只是激起千层浪的石头。

只要水一直在,无论谁扔石头,都会激起浪花,只不过浪花有大有小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轮网暴,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很眼熟:有人把周迅改剧本的事翻出来,借以攻击周迅。

这件事很像《浪姐》第一季时,社交媒体上对万茜的围攻。

当年5月,万茜对话易立竞的访谈上线,一个半月之后,这期访谈被用来攻击万茜。

早干嘛去了?

周迅改剧本,也是在当年正片首播的时候就已经作为花絮公开播出了。快六年了,他们现在把这段视频翻出来,是刚知道吗?

其实啊,如果是那种刻板印象里的耍大牌改剧本,那么这种事是不会公开播出的,周迅更不会主动说。

它之所以能被播出,是因为剧组内部认同周迅对“如懿不能参加宫斗”的理解,所以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把柄。你可以不认同周迅对角色的理解,但这至少不是什么罪名。

而攻击周迅的人,大概也没兴趣去了解如懿到底应不应该参加宫斗。只要把“周迅改剧本”这几个字扔出去,就能唬住一群人,这样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手2024》第一期,我看到了两条很可笑的弹幕。

有人说,杨丞琳应该去参加《浪姐》。

杨丞琳已经在第二季《浪姐》里面高位成团了,她还要参加什么《浪姐》。

还有人说,二手玫瑰应该去参加《乐夏》。

二手玫瑰刚刚参加完去年的《乐夏》,而且还拿了冠军,还要怎么参加。

有些人啊,啥也不知道,就知道发声;基本常识都没有,却总有基本观点。

正因为有这样的人,而且为数也不少,所以各种谣言和断章取义才会快速传播。

如果每个人都能独立冷静思考,社交媒体就会消停不少。

但既然社交媒体总是无法消停,既然舆论风波总是被一群非蠢即坏的人左右,那么我们普通人所能做的就只是让自己消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要面对的挑战有许多。被人否定,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也不是最难的挑战。

如果你连自己喜欢的剧都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确认,那你喜欢的人、喜欢做的事,也要大家都说好才行吗?

如果大家都说你不行,你就也不再看好自己了吗?

咱们唯心一点说,如果你的世界就是社交媒体,那么社交媒体其实就是你的手机。你手指一划,你眼前的世界就换了一副模样。

所以,任他们说再多,你都可以手指一划。

他们旁征博引、罗列“证据”,架不住你手指一划。

他们出口成脏、刺耳辣眼,也架不住你手指一划。

你会发现这很爽,他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去攻击和否定你喜欢的东西,而你只需手指一划就化解了。

老话儿讲:听拉拉蛄叫唤还不种庄稼了?

爱看《如懿传》的观众们,也不用理睬社交媒体上的那些拉拉蛄叫。

你喜欢就好,别的都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