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谢菲 杨林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白衣,穿梭于病房与治疗室之间;他们精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是患者心灵的倾听者和情绪的抚慰者,医院里随处可见他们日夜交替间的忙碌身影……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倾听她们背后温情与坚韧。

重症医学科护士贺丽娜:病房里,我们是患者的“家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在重症医学科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我们来说,患者是病人,但对患者来说,我们是他们的家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贺丽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她在护理岗位工作已有十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丽娜(左)正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受访者供图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比较特殊,需要持续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也需要细致的床旁护理。应急处理能力是对我们科护士最大的考验,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迅速实施抢救措施。”贺丽娜介绍,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科室,平时接触的多是一些严重创伤、急性重症疾病、术后重症、瘫痪在床的患者,为了不断提高护理技能,直到今天,她还在不断学习。

儿科国际医学部护士蔡美笑:多年护理生涯教会我“不忘初心”

“阿姨轻轻地,不要紧张,先给你消下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国际医学部护士蔡美笑用左手大拇指摸着患儿的小手臂,娴熟着展示着自己在十八年的儿科护理工作中练就的“一针见血”:靠摸也能顺利为患儿打针。

蔡美笑(左)正在安抚患儿。受访者供图

“有的小孩子静脉比较难打又很怕疼,为了提高这些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我一直在不断摸索练习。”蔡美笑向记者坦言,“多年护理生涯教会我‘不忘初心’,在成为母亲后,我更能体会家长的心情。在面对家长的焦虑与误解时,保持同理心,用专业和爱心去化解,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变的信念与追求。”

急诊中心护士长刘燕燕:急诊科护士永远在成长的路上

“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想起自己当时成为护士时许下的誓言,就会更有动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护士长刘燕燕笑着告诉记者。就在昨天,她刚刚荣获了2024年“广州好护士”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燕燕与同事一同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在急诊中心,工作繁琐忙碌,需要做好超长成长周期的准备。”经常面对心肌梗死、休克、中毒、急性胰腺炎及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刘燕燕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做护士工作的经验,“护理人员一定要精通专科基本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反复的思考实践,才能保持专业能力的不断进步。”

内科护士长林金香:用“看不见”的关怀做有温度的护理

“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情感交流的艺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护士长林金香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4年,从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到开设静脉导管门诊,林金香亲手推动了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

林金香(右)询问患者病情。医院供图

林金香介绍,自2008年成立静脉治疗小组以来,团队一直不断突破。面对年轻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林金香团队推出了上臂型输液港技术,将导管隐藏于皮下,既保障了治疗质量,又顾及了患者隐私与尊严,真正做到了“看不见”的关怀。

“我们做的是有温度的护理。”林金香表示,她希望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减轻精神负担,哪怕是面对生命的终章,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