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足球为例,常听到诸如之所以我们的足球水平远落后于足球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是足球人口的匮乏等等说法。但实际情况果真若此?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以体操、跳水为例,大家可曾见到过千人万众练体操、练跳水的情景吗?又有多少人从事诸如击剑、射击的训练呢?

反之,我们的国民运动,当之无愧的全球之冠--自行车,即便到今天自行车早已不是三大件之一,也不是出行必备家庭最佳交通工具之首选了,但共享单车满街跑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再来看上述实例中群众参与度较为极端的几个例子在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表现如何呢?

跳水、体操一直是我们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主力军,射击和击剑也是常常升国旗奏国歌的项目,而自行车虽然也不能说很弱,但区区几面奖牌似乎参与人数相较,未免有点相形见绌。

再说说足球,我们踢足球的人是少,可那也是从小就开始专业培训一直过渡到职业赛场的,可常常遇到一些由厨子、学生、小商贩组成的不夸张的说就以散兵游勇、乌合之众的球队,用上吃奶的劲有时还要落败。要论群众基础他们恐怕更差吧。

所以,群众体育,只能称之为活动,与竞技体育完全就不同频,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竞技体育比的是专项能力,而专项能力是需要经年累月的长时间、高强度的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来的一种非常人素质所能承载的能力。

试问天天撸铁的人,有哪个敢自夸可以举起一百公斤的杠铃?那就压根不是撸铁人的目标所在,普通人参加体育锻炼,无非是冲着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去的。

其次,两者之间有着职业和业余的本质区别,群众体育活动就是下班后或者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打个野球,顺便喝个小酒,说到底就是玩,而竞技体育则是多了一个字:玩命。

所以,所谓什么什么运动要从娃娃抓起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不是从小玩去。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一是取决于人种,这里没有丝毫的歧视和偏见,径赛项目、篮球、橄榄球等项目是黑人的天下,可在游泳池里几乎见不到黑人,道理就不多解释了,有兴趣可以上网。二是取决于培养体系和教练水平,这个也不用多啰嗦,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最后,或者说最关键的是选材,当然这一点也与教练的水平高低息息相关,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跳水就是最鲜活的例证,所以要想把足球搞上去,首先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练才是关键,然后再由他们去选拔适合于足球运动的孩子进行系统训练,才是足球进步的正确路径,踢野球的人就算是再多,想着从中发现马拉多纳也是枉然,顶多算街头花式足球的翘楚,足球运动的专项综合能力根本就没法与职业球员相比。可能还有人会举出很多例子来反驳,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竞技体育的规律是不可能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