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脱钩断链!把制造业搬到印度去!

这些话,你是不是听到很久了,但不久前印度媒体自己挖掘了一组数字,看后印度人自己都抑郁了。

原来,2021年至今,虽然印度对外出口不断增长,但其进口增长得更快。而聚焦到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两国之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飞速增加。

一句话总结:表面上,印度替代了中国!实际上,中国商品在印度套了个壳!

我们具体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四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超过了3000亿美元。而且,进口的最大部分变成了工业品,比如电信设备、机械和电子产品。

这些看似是“零部件”的半成品,实际上只是欠缺一个“开关”,或者少一个包装,它们从中国出发,在印度的工厂套上一层壳,然后漂洋过海赶赴欧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印度出发的货轮

数据显示,15年前,印度进口的工业品21%来自中国,15年后的现在达到了30%。而电子产品更是超过了43%,机械品超过了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一重工的机械在印度

用另外一个数字举例:2022年,印度从中国购买了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因为中国在相关制造业上有着近80万项专利。印度因为既缺乏知识,也没有复杂加工设备,所以只能沦为组装厂。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是仿制药大国,甚至出口欧美。但你知道吗印度的原料药大部分来自中国。因为中国的供应很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的仿制药原料是中国制造

以扑热息痛为例,它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用于治疗发烧。扑热息痛在印度的价格是多少?每公斤大约4美元。中国卖多少钱?每公斤大约3.3到3.5美元。

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是难以被磨灭的。脱钩断链,受伤更大的只是消费者。

而妄图强行转移的供应链,也只会以另外一种模式对接到中国。

真正勤劳、不断创新的中国人,才是最坚持市场导向的。真正的中国制造会继续流向全世界,哪怕外面套一层越南壳子,或者印度壳子。

你说,我说得对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