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削的身形和锐利的眼神,让“中国鹰派人物”艾跃进在讲台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他坚定有力地说出“要想富强,要干的第一件事是灭掉日本!”

这番话时,整个教室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人们不禁好奇,这位教授到底还有哪些冲击性的观点?

01

艾跃进是1958年生人,他的名字寓意着父母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不断进步,向前发展。

他出生在一个充满革命气息的家庭,从小就被灌输了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深深影响了艾跃进。

他从小就知道,作为中国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个噩耗,艾跃进不禁泪如雨下。

他心中的两位伟人——毛泽东主席和周周恩来,都是他一生的榜样。

他决定要为国家做出贡献。

1月11日,艾跃进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长安街。

当周总理的灵车经过时,他高举着父亲和周总理的照片,泪水涟涟。

长安街上,数百万人民群众前来送别周总理,哭声此起彼伏。

这次经历之后,艾跃进立志要成为像周总理那样的人。

他说:“周总理看不到的繁荣昌盛,我会替他看到!”

从此以后,艾跃进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982年,艾跃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艾跃进还有些害羞,不太敢说话。

但是,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才能克服自己的不足。

于是,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站在讲台上发表演讲,担任班级干部,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艾跃进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他的口才也越来越出色。

大三那年,他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然而,随着毕业的临近,艾跃进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想要回报祖国和党的培养,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就在这时,他的导师给了他一个建议:“小艾,你的口才这么棒,又善于帮助他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多帮助一些学生呢?”

02

这个建议让艾跃进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但他仍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国家做出贡献。

于是,他决定留在南开大学团委工作。

他熟悉了学校的各项事务后,很快就站上了讲台,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那个时候,南开大学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军事思想课。

这门课比较枯燥乏味,很少有人愿意选修。

但是,艾跃进却主动承担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他对国防和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门课,艾跃进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他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常常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艾跃进曾经说过:“大炮是用来测量国土面积的工具;尊严只存在于剑锋之上,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这些话虽然听上去有些激烈,但却表达了艾跃进对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认识。

艾跃进的一些观点虽然看似激进,但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很快就在校园内流传开来。

在南开大学工作期间,艾跃进不仅教授军事思想课,还开设了口才课、礼仪课等课程。

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都被他生动有趣的讲解所吸引。

不仅如此,他的课程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观众。

然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他的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有人指责他的言论过于极端,甚至有人质疑他是否在进行所谓的"洗脑"。

对此,艾跃进表示,他只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03

艾跃进的授课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刻思考。

他经常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令人深思的话题,如“作为中国人,你感到羞耻吗?”等。

他认为,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我们应该以更加自信和自豪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他曾在课堂上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跟我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他们现在玩的那套东西,其实早就在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玩过了。"

艾跃进的言论常常让人瞠目结舌,但他的观点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他曾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他还鼓励学生们要有自信,不要盲目崇拜外国文化,要珍惜和传承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

此外,艾跃进还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中华民族想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富强,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败日本。

他的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支持他的观点,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

他还曾表示,如果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失败,日本可能会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这样的言论,也让一些人感到不满。

对此,艾跃进回应道:"我所说的消灭日本,实际上是指日本的军国主义。

因为军国主义是我们两国共同的敌人。"

04

在谈到中日关系时,艾跃进强调,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他指出,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是阻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彻底消除这一思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友好相处。

除了在学术领域的成就,艾跃进还因其对国内外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力和影响力广为人知。

2014年,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爆发了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寄望于北约和美国的支持。

当时,艾跃进就明确指出:“乌克兰的叛徒们恐怕要失望了,战争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俄罗斯出兵,但是美国是绝对不会出动一兵一卒的!他们被美国主子给玩弄了,这就是叛徒的下场!”

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俄罗斯果然出兵了,而乌克兰视作“救星”的美国和北约,却没有伸出援手。

而艾跃进对日本的评价,现在来看,无疑是正确的。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各方反对,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

日本的计划中,把核废水排入大海不是最省钱的方法,却是最糟糕的选择。

日本人这样做,完全忽略了世界各国的利益,这种狼子野心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艾跃进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而且在海外也因其独特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

在海外,有些人甚至称他为“掌握全套军事秘密的人”,而他对外国的强硬立场也使他被誉为中国的“鹰派人物”。

然而,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却在2016年因病逝世,让我们深感惋惜。艾跃进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们学有所成,国家繁荣昌盛。他始终坚信,教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如今,艾跃进已经离开我们8年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他的智慧和爱国情怀,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