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2024高考已步入倒计时。

对于考生而言,如何在“志愿填报战”中筛选出一所心仪的大学,成为一项重要挑战。小编认为,排名是一项必要的参考指标,毕竟一份权威的排名榜单,能够折射出学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表现,帮助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办学情况。

湖南作为教育大省,一直是全国高考生为之向往的求学之地。除了当地三所知名985院校,一些实力不俗的省属大学也逐渐成为高分考生关注的焦点。那么,湖南省属大学哪家强呢?若从各大排名榜单来看,南华大学一定是发展势头最猛、最受认可的大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各大媒体平台,输入南华大学进行搜索,跟在后面的往往是“最强省属高校之一”的关键词。而当你顺着关键词进行点击,就会知道,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南华居省属高校前三;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华立项总数连续7年居省属高校第一

近日,湖南省发布《关于202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公示》,南华大学立项总数更是仅次于中南大学,位居全省第二,并连续七年稳居省属高校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小编就以这一数据为例为大家解读,为何南华大学能在这一代表“省级科技创新最高荣誉”的挑战中取得亮眼成绩,并连续多年稳居省属高校第一位。相信通过这一数据解读,考生们也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其是指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决定资助的科研项目,代表了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创新度得到权威认可,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往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已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南华大学此次表现出色,正说明了该校在科研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和突出的创新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搞科研,南华是认真的!

众所周知,南华是一所以“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被誉为全国核工业的小清华,在核学科领域有着卓越的地位和实力。在核技术领域的排名中,南华大学紧随清华、西交、中科大等顶尖高校之后,位居全国前列。在医学领域,南华大学也是湖南省内家喻户晓的存在,影响力正在辐射全国。该校核、医相关学科,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排名如软科、ESI等均有突出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强劲的学科实力加持,科研平台也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源泉。目前,南华大学建有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9个平台,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4个。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不难看出,南华在这一方面始终是持续领跑的超强实力。

2023年,教育部公布“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湖南省仅有3所高校(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南华大学)上榜,南华大学申报的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堪称省属高校的最强代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系列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撑下,一大批科研成果从南华走出。前不久,湖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对打好“发展六仗”表现优异单位予以表扬的通报》,南华大学是全省唯一获得“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的高校。这一荣誉的获得不正是对南华大学长期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的高度认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表面,在成果转化方面,南华也堪称“行家”。据悉,2023年,南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笔交易签约额突破千万元,说明该校在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达到新高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

或许正因其日益提升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诸多名企纷纷向南华大学抛出橄榄枝。目前,南华“朋友圈”包括山河智能、湖南麦格米特、圣湘生物、中核健康、镭目科技、南岳生物等诸多知名企业,校企双方设立近2亿元的联合科研基金,为科研创新创造了更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校企合作外,南华同样与政府部门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如与衡阳市政府共建大湘南区域医疗中心、与耒阳市围绕现代化产业布局展开深度合作……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南华大学通过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已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帮助当地政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技术提升。而种种事例,也向考生传递出一个重要讯息,那就是该校有能力向优秀学生及本科生提供走近科研、参与科研、投身科研的充沛资源与良好平台

在南华,本科生也能做科研!

今年1月,南华大学药学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调节肿瘤乏氧微环境以增强癌症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而仔细翻翻学校新闻网,本科生取得科研成就的事迹并不是少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南华始终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搞科研”似乎是硕博的专利,本科生鲜少有能直接参与的机会。但近年来,无论升学还是就业,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南华大学深谙此理。

近年来,南华大学坚持通过课内写作、课外研讨、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如在学科基础课中开设《科研写作》与《文献检索》类课程。同时,南华也会在基础学科拔尖班、创新实验班等特色班中实行导师制,加强导师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

此外,包括前文我们提到该校的核医结合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全时开放,提供课题资源、实验条件全面保障,有力支撑学术型人才培养。圣湘生物、中核健康、南岳生物等全国知名企业也为南华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增强学术思维,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资源、有平台,学生自然有未来!数据显示,南华学子每年参与各级各类双创训练项目超3000人次,参与各类双创竞赛与学科竞赛超16000人次。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580项,立项总数连续7年排名省属高校第一。科研能力扎实、综合素质突出,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南华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向好、质量稳中有升,偏受名企青睐了。

正如许多教育领域专家、媒体人所说,南华大学是我国“最低调”的宝藏大学,虽不在985、211行列,但办学实力却不输211、“双一流”。而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湖南省属大学哪家强?”虽然本文仅从科研这一方面进行了解读,但小编相信看完全文后,你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