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生命。随着时代的进步,民间中医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扶持民间中医,首先需要我们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和套路化。真正的民间中医,他们凭借着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治愈着各种疑难杂症。他们不求名利,只为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造福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中医的发展,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集中在取得合法资质转正,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证的最大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学历门槛:当前中医医师资格证的考取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学历背景,这对于许多通过师徒传承或自学成才的民间中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因此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2. 考试难度:中医医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广泛且深入,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多个方面。对于民间中医来说,即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诊疗技术,但要通过这样全面的考试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 缺乏正式培训:许多民间中医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培训,这导致他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时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这使得他们在考取医师资格证的过程中,难以适应和应对考试要求。
  4. 政策限制:在一些地区,政府对民间中医的执业和转正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规定。这些政策限制可能增加了民间中医转正的难度,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合法的执业资格。

国家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中医确有专长考核制度以及中医专长医师考核管理办法,但是这些也并未从广泛意义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性问题。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通过率,从现实来看是处于极低水平的。探讨其原因,大致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考试内容广泛且深入: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中医知识和技能。这对于许多民间中医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准备。

2、实践经验的要求:除了考试内容广泛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取得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这要求考生在师承或自学的过程中,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

3、学历和资质的限制:当前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考取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学历背景或相关资质。这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民间中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往往需要通过自学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但很难达到考取医师资格证的要求。

4、考试难度较高: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考试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考试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核录用民间中医,关键在于临床水平,而不在于有几个执业医师来推荐。2名执业中医师推荐,不能成为前置条件。

可是目前看来,“推荐医师”在各省出台的政策中,已然成为了一种前置条件,而且在推荐医师的设立上,有的还加了砝码,浙江省还规定要有3名执业医师推荐。

只有海南省,哪怕规定了是需要两名推荐医师,但只对其中一名做了相关要求,这也是目前关于推荐医师最为宽松的地方性法规了,民间中医也说海南是正能量的代表。

对于推荐医师的问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曾解释,设立推荐医师,并对执业地点、相关专业、执业年龄等进行限制,既是为了规范推荐医师,也是便于进一步核实申报者资料的真实性。

毕竟同一地点可能沟通更频繁些,对无照的民间中医也应该了解些。可是现实毕竟不同于预想,更多的民间中医其实与执业医师并没有多少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听听他们的心声就知道了:

网友@“窦云飞”说:

民间中医与执业医师有师承关系的,或在医疗实践中得到执业医师的指导,其专长被执业医师所了解,这类中医专长人员由同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是合呼常理的。

而那些与同类别执业医师没有师承关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与同类别执业医师没有交集,其卓有疗效的中医专长是通过执业医师以外的途径加自悟获得的。其专长与技能不被其他医生理解,撑握与应用。这类中医专长人员很难得到同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在现有制度下对这类急待挖掘宏扬的中医专长将会无情地埋没掉。

“推荐制”的设定是与国家振兴中医,挖掘中医精髓,服务社会的目标相互矛盾、背道而驰的。恳请有关部门设定出与党和国家振兴中医目标相一致的政策制度。

网友@“蒙恩”说:

我个人认为,国家真想保护挖掘民间好中医,要以民间中医医生治疗效果去考虑。请问有多少有医生资格证的愿意去做推荐人呢?不认识有资格证的医生,民间老中医还不是没有机会拿国家给的中医资格证。

网友@“古中医史大夫”说:

非常明确地说明一下,如果你找不到推荐医师,就没资格参加考核,你已经非法行医多年了,有谁给你推荐?你找个不认识的推荐,就得花钱呀。就算通过朋友,亲戚等关系,最起码也得请一顿饭吧。

网友@“定林诊所”说:

没有法儿呀,我从小跟爷爷,父亲学医,又跟别的师傅学6年,到现在行医35年了,又要考试,找推荐人,到哪儿去找呢?自己的师傅都已经去世了,哎难呀。

网友@“泊远君”说:

“需要两名中医师推荐”,这条政策依然体现出对民间中医的限制和打压。谁轻易为你推荐,人家怕担法律风险还未必答应。

网友@“谈茂荣”说:

说句实话,不管是推荐民间中医人士的中医师,还是监考的中医专家及评审的中医专家,希望他们放下架子,在临床中实打实地用纯中医和民间中医人士比治疗疗效,这才是真正的评审,这才是真正为了中医的复兴!

吾已耆老,本以为久盼的《中医药法》出台,能让我这个在民间偷偷为老百姓治疗了40余年的民间中医人士光明正大继续为老百姓服务,但经过一年的观察,满腔热血的我好像被从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似的。

当然,我居住北京,又有患者看得见的疗效,有证无证照样求诊的患者颇多。看到求诊的人,我很自豪,因为这些患者都是经过了中西医专家的手无法治愈的人……

网友@“王斌 中医 日月汤”说

据我所知,有许多中医因找不推荐医师,至今在外潜的,还有在外游的,也有努力找的,找到了也未必给举荐。古有“卖白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这就是当下。我知道的就不下3个中医不参加考核,都是行医30多年的中医,自从要两个推荐医师后,他们就彻底心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