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纠葛,离不开哥萨克和波兰之间的纠葛,正是乌克兰哥萨克和波兰的矛盾和对抗,让乌克兰和俄罗斯逐渐联系到一起。

历史上,乌克兰地区曾被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统治,在16世纪后半期和17世纪前半期,哥萨克与波兰封建地主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1622年到1638年,乌克兰地区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哥萨克农民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不但没有打消乌克兰哥萨克的反抗念头,反而加强了乌克兰哥萨克要独立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48年,哥萨克再次起义,反抗波兰的统治,虽然起义刚开始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波兰很快卷土重来,哥萨克起义军在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

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乌克兰哥萨克这次把目光投向同样信仰东正教的沙皇俄国,寻求这个强大的北方邻居帮助。

1654年1月,经过多次谈判,乌克兰哥萨克和沙皇俄国达成协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佩列亚斯拉夫协定》,这个协定开始了乌克兰和俄罗斯长达300多年的联合历史。

联合后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不是亲密无间的,乌克兰哥萨克寻求的是自己的独立性和发展,而沙皇俄国则寻求消除乌克兰的语言文化和民族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沙俄在与当时的波兰、立陶宛、瑞典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大量征调哥萨克充当自己扩张版图的炮灰,消磨哥萨克力量。

另一方面,沙俄在乌克兰地区推行全面的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按照沙俄的社会模式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克兰的社会结构。沙俄在乌克兰地区推行俄语教育,建立采用俄语教学的基辅大学等。

与此同时,乌克兰地区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在18世纪末,沙俄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刺激东乌克兰地区的发展,给予愿意定居在这里的俄罗斯人4000英亩的土地,乌克兰东部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末,这一地区生产的小麦占到了沙俄帝国的90%。

随着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的铁矿和煤矿的开发,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工业化也迅速推进,当时兴起的顿涅茨克等城市以及这些城市群,成为沙俄帝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乌克兰东部也因此成为沙俄帝国重要的工业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东部地区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乌克兰人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工厂发展需要的人口从外地大量引进,这直接改变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民族成分。比如19世纪90年代的顿涅茨克80%的工人是从莫斯科来的俄罗斯人,他们开始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民族。

而属于第聂伯河的“右岸地区”乌克兰西部并没有快速工业化,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这就造成了乌克兰东西部之间发展的差距,以及语言文化、民族成分的差距。

除此之外,西部乌克兰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沙俄帝国的统治,而是由奥匈帝国控制,他们对乌克兰的语言文化并没有严格管束,这促进了西部乌克兰地区的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特征保持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同东部乌克兰地区的差距。

历史上东西乌克兰地区的差距,是造成现今乌克兰东西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