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繁荣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青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的多寡。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各地广泛部署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青年”再次成为新时代城市突破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4日,贾云峰与刘磊联合发起以“青年就业、青年城市、青年力量”为三大篇章主题,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青年文旅发展大会。大会旨在解锁青年市场密码,洞察时代消费习惯,推动城市品牌的崭新突破,以行业内首个千人规模,成为会展界新标杆。

中国青年文旅发展大会是贾云峰对关注多年的青年市场一次系统性表达,他认为青年是中国的希望,当下的城市转型比任何时期都需要生命活力与青春朝气,当下文旅作品呈现出的多样化恰恰表达出了这样一个宏大的青春叙事。

抓住青年塑造网红城市向心力

贾云峰对品牌策划有着浓厚热情,一向强调作品的青春性。他的个人履历一直沿着中国文旅发展这条脉络进行,受聘300余个地方政府营销顾问,参与近二十几年来家喻户晓的城市品牌建设,如“好客山东”“老家河南”“衢州有礼”“美好生活看信阳”等。他关注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新视角与前瞻性,力图建立文旅行业现当代网红城市的展示序列。

在贾云峰以往的从业经历中,他主要聚焦于城市品牌策划、网红美食开发、夜晚街区建设、健康产业推广等四个主要方面。他希望通过叙述年轻人喜爱的业态语言,帮助城市塑造青年友好型形象,而这种对于青年消费者的关注,也被纳入他未来长期的工作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清晰的城市定位和系统的战略策划,才是城市发展首要问题。在贾云峰看来,城市要明晰三个问题:你是谁?你的唯一是什么?你要吸引谁?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统计,当前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70%。青年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与城市消费的主体,城市的未来在于青年,因此市场突破的方向也转向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并不只是新消费主力,也在不断引领消费趋势和生产导向。青年人群的消费观念和需求趋于多元化、理性化与社交化,兴趣消费、情感共鸣、体验至上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与此同时市场供给形态也正在经历一场迭代进化,其间造就了“进淄赶烤”“尔滨你好”“天水麻辣烫”等一批网红城市的快速出圈。

同样在贾云峰看来,青年消费者的需求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的消费方式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更具生命力与奇特性。年轻化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整体社会在往前走,年轻人在变化,市场也要不断调整,做适合他们的东西才可以。

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偏好与场景已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城市怎样才能撬动年轻人的新消费,打造适合青年个性而非千篇一律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或许是一个破题的方向。

用好青年,壮大城市向心力

作为一位时常走在市场一线的“新物种神探”,贾云峰先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市场眼,善于捕捉消费前沿趋势、深谙现代高端营销理念。3月24日,中国青年文旅发展大会上,他在准确分析市场发展变化,牢牢把握青年消费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城市向心力”理论模型,大力推广以“打造最受青年喜爱的城市”为目标的全方位品牌发展战略。

“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强向心力”,“向心力”一词成为城市文旅的热词。贾云峰认为,“城市向心力”应以文旅为核心吸引力,凝聚多方面资源力量,为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生态相关供给提供充足、多样化且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向心力就是城市的宜居和活力,以城市的向心力扣题青年发展型城市,这就是品牌打造独一无二的切入点。

今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投资和消费。

这一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文旅”成为重点聚焦领域。贾云峰解释道:“城市向心力”的提出就是遵循“以旧换新”法则,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从而为城市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成为创新创造传统方式和改革发展路径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青年群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活力,成为城市向心力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城市向心力”通过城市品牌的系统设计,统筹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等资源,向外输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合力,并形成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符合市场新消费者需求,对增强区域硬实力与软实力有巨大带动作用。

贾云峰总结“城市向心力”理论具备三大特征、五大实施路径:

三大特征:

1、创造城市生产力

“城市向心力”为城市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框架。通过引入新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

2、打造城市亲和力

“城市向心力”的“心”不仅是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的“中心”,更是选择城市的“人心”。它是一种综合性策略,通过文化、产业、人才、品牌和城市理论等多个维度,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传递城市美好形象。

3、塑造城市影响力

“城市向心力”通过挖掘城市的独特元素和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形成品牌向心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特色品牌不仅能够吸引外来游客和投资者,还能增强本地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

五大实施路径:

1、挖掘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向心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一座具有鲜明文化形象、精神文明风貌的城市,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源于地域独特的文化之根。当人们惊叹于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之美时,他们心中产生的不仅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是对家乡独特地域风情的自豪感。这些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正面意识的强大凝聚力。

2、招商引资,激活城市产业向心力

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通过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

3、促进就业,加强城市人才向心力

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注重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促进就业扩容提质,让更多人实现“好就业”和“就好业”。

4、培育爆品,凸显城市品牌向心力

爆品不仅是城市品牌传播的有力载体,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爆品的成功推广和销售,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城市理论,孵化城市持续向心力

城市理论从多个维度对城市进行深入总结,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营销等方面,明确城市向心力的内涵和外延,为城市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城市理论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城市向心力的孵化提供了持续动力。

“城市向心力”是城市文旅发展的底层逻辑,既为城市吸引更多外来人才,也为当地的产业集聚产生更多可持续竞争力。因此,提升以吸引青年优秀人才为核心的“城市向心力”设计,是城市蝶变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推动消费力变革和消费关系重塑的基础。

服务青年发展持续向心力

“城市向心力”将会为整个文旅行业的品牌带来更加年轻化的风格倾向。对于贾云峰而言,他的策划观念基本是当下消费热点或社会文化价值的直接反映,而“连接”是他提出“城市向心力”的主要目的。凭借人、场域、服务等交融的全功能策划,使青年与城市彼此连接,也让城市迎来新的重启和蜕变。

在城市发展理论中,相比土地、资金、市场等生产要素,对人力资本这一新要素的重视源于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群和升级的需要,包括人口在内的要素资源聚集能力被视为未来城市的核心内生动力和竞争力。在贾云峰看来,“青年”应被视为一种经济要素或资本,属于耐心投资的一种。

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壮大城市向心力,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打造可持续性青年发展型城市。

1、塑造城市鲜明个性,增强青年认同感。

这届年轻人正在“蹲个”理想城市,小红书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蹲个城市:年轻人选择城市新需求洞察报告》中看出,年轻人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也正从工资、房价等物质条件转向个性化需求,诸如“夜市”“二手旧货市场”“周边露营”等选项逐渐增加。

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塑造城市个性品牌,成为吸引相同性格年轻人探访、工作生活的助推器,增加城市亲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提供更多就业空间,青年生存有保障。

一方面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同时,注重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关的服务业。

另一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场地、培训、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青年提供更加稳定的生存保障。例如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青年在失业、生病等情况下能够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3、做好配套贴心服务,青年生活有所安。

比如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青年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公共交通服务方面,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鼓励新兴交通方式的发展,满足青年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医疗健康服务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青年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随着各地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城市向心力成为破解青年市场、实现城市升级的关键。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的城市,能够为青年提供优质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前来发展。青年人才的聚集也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