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朋友,我的朋友也经常向我吐糟她们的朋友,我每次都在共情她们之后,向她们提出一个问题:“嗨,亲爱的,你愿意告诉我,你是如何定义朋友的吗?”,奇怪的是,每次我得到的答案,在表达意思上都惊人的一致,我的朋友们表示:朋友是可以一起分享快乐,但也能在彼此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和支持,心情糟糕的时候相互安慰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来看这样的朋友定义,其实是从行动上给出来的,对方这样行动了,才能成为朋友,对吗?以此再来反观我们身边的所谓的“朋友”,可能就要刷掉大部分,所剩无几了。

这么一来,很多朋友已经不能再称为朋友,当对方不再是朋友的时候,心情可能就会从那种极度的失落和愤怒中缓了下来,因为我们的情绪取决于我们的期待,而我们的期待又取决于和对方的关系。越是关系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一般也会越高,比如我们的家人(父母、爱人、孩子)、朋友,我们往往与我们的家人期待最高,同样矛盾冲突也最多,其次就是朋友,由于也是比较亲密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很大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VS话友

如果只是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在一起聊天聊的挺好,那很可能在那个时段你们恰巧都需要一个倾听的人,把彼此当成了树洞,但自此就定义为了朋友,对她有了期待,我想在日后可能更多的是伤害,因为如果没有别的参照的话,那只能称为还算聊得来的“话友”,而非朋友。

如果你的朋友总是在各种事情上否定你,那么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需要再次确认一下,她目前是否符合你对朋友的定义,或许她从来都不是你的朋友,也或许她曾经是,而现在却不是,不管曾经是、还是不是,那么一旦现在你经过再次判断,这个人之前只是你把她单方面的当作朋友来付出,而对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把你当成朋友来对待。

那么这个时候,需要你做的是,果断的把她从你的朋友列表中清除,虽然还会为自己对她的付出而痛惜和不甘,比如会有这样类似的情绪潜台词“凭什么呀,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要如此对我…”,非常理解这份委屈与愤怒,但事实是别人的部分我们没办法左右,能改变的就是你可以收回对她的那份友谊,与她拉开距离,从此也能避免再被这个人伤害到。

第二种情况

,她基本符合你对朋友的定义,有困难的时候,在行动上能给到你帮助和支持,但这个人就是在嘴上从来不会安慰人,嘴巴特“损”,更有甚者,可能还一边帮助着一边指责着,完全不把你当外人的感觉,更像是“不断唠叨不会赞赏孩子的妈妈”,你想从她那里得到肯定,千难万难,还不如和陌生人聊一聊,但她对你又挺大方,有困难也是会着急出手。这时候你可能会茫然了,想断了关系,又觉得她还是朋友,但是当成朋友吧,又经常被她“无意”当中伤害到,非常的内耗。

这样的人的成因,可能是小时候父母对她就是这样的模式,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人际交往上,她也会潜意识拿出父母的模式来对待身边人,如果你细心的观察,这样的人对所有人都这样,属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那种。这类人变化起来很慢,除非她能够深刻的觉察到,并想要去改变,才能慢慢变化。

面对这样又伤心,又不想舍弃的朋友,你可以很直接的表达你听到她说话给到你的感受,帮助她觉察成长,也可以在保持联系的基础上,适当拉开点距离,尤其是在需要对方肯定接纳、吐槽或畅聊的时候,不要找她,寻个可以共情到你的人聊聊吧,或者到倾诉平台上找陌生人说说。

我是如愿,一个喜欢心理学并且在心理学上不断深耕的人,惟愿我们每个人,在能量不足时,首先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