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昆明军区陆军第13军在红河右岸的进攻战斗,是西线主攻方向上的大规模突击,成为大兵团强渡江河作战的范例。第13军各攻击部队大胆突击,穿插分割,集中优势兵力积极歼敌,歼灭性打击了越军345师,重创了越军316A师,夺取谷柳、保胜、坝洒、柑塘等重镇,达成了西线作战的主要目标。第13军各部战术运用娴熟,及时总结经验,打一仗进一步,创造了许多歼灭战的成功战例,己方伤亡较小,因而受到了昆明军区前指的通报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战役计划的运筹制定为例进行考察,第13军当面的越军沿红河布防,因地形、兵力所限,第一线防御空隙较大,纵深地区尚未形成完整防御体系。这种情况,利于第13军集中兵力、火力于主要攻击方向,迅速突破越军防御,实施连续突击,割裂越军战斗部署,包围迂回,将敌各个歼灭。

据此,第13军首长决心集中优势兵力,以全军3个师9个团的27个步兵营偷渡和强渡红河,对当面越军345师121团、炮兵190团及地方军约10个步兵营形成了3:1的兵力优势。而在边境第一线防守的越军只有2-3个营地方军及边防屯、青年冲锋队一部,第13军更握有8倍以上的兵力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火力上,第13军集中了地面炮兵9个团,有82毫米以上各种火炮1011门,对345师1个炮兵团及少量地方炮兵形成了5倍以上的炮火优势。第13军将3个师沿红河左岸展开,从河口至龙博河长达48公里的地段上实施大规模突破,使第一线兵力不足的越军防不胜防,红河防线很快崩溃。

当实现一线突破后,第13军使用步兵37师、38师向左右两侧卷击,迅速歼灭坝洒、谷柳之敌,步兵39师则从中路向岳山、谷珊方向实施纵深突击,为军主力打开进攻道路。同时,第13军估计到于红河右岸突破后,老街、柑塘告急,莱州地区的越军王牌部队316A师可能要东援。因而使用了2个步兵团于渡河后向奔西爱、朗格姆地区实施长途穿插,阻截前来增援的316A师及其他纵深之敌,切断345师的退路,配合军主力全歼345师,夺取重镇柑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实战结果上看,第13军渡过红河后,各部连续突击、迅速楔入越军纵深、实施合围、攻城克地的战役计划基本上得以实现。而纵深作战中因地形复杂,越军沿路阻击,长途穿插非常困难,第13军预定歼灭红河右岸之敌的计划未能全部实现。然而第13军广大指战员英勇作战,顽强拼搏,仍然重创越军345师和316A师,打散了敌人吹嘘的王牌部队,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