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垃圾有多挣钱?

在北京市昌平区,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破烂王”,叫乔保锋。

90年代,人均存款615元,乔保锋靠捡垃圾,挣下千万身家。

他的资产和现在的亿万富豪相比,也毫不逊色。

然而,为了赚更多钱,他胆大包天,偷国家的电,给国家造成100多万元损失。

更奇葩的是,乔保锋还伪造离婚证,“娶了”三房太太,生下6个孩子。

后来,他锒铛入狱,因偷电、重婚,伪造证件等,数罪并罚,被判刑19年。

后娶的两房老婆跑了,只有原配留下,替他照顾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

乔保锋做对了什么,才能靠捡垃圾发家?又为何会从巅峰坠落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入狱后,三房太太,只有原配肯留下,他后悔过曾经的所作所为吗?

乔保锋背后的故事,太狗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富豪乔保峰来说,他的前半生是励志传奇,后半生却是一部荒唐史。

1970年,乔宝锋出生在河南省固始县,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乔家一共有三个男孩子,家里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所以一天只吃一顿饭。

每天晚上,母亲都会让乔保锋和两个哥哥早点上床睡觉。

原因很简单:睡着了就不饿了。

童年时期,乔保锋总是饥肠辘辘,睡觉时躺在床上,抓心挠肺一样难受。

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碾得床板嘎吱嘎吱响,畅想道: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100个烧饼,吃个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保锋被抓后

一开始,乔保锋的理想是“吃个够”。

后来,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想改嫁,但新对象看她有三个儿子,非常不高兴,不准她继续抚养三个孩子。

母亲舍不下三个儿子,只能放弃改嫁的念头。

差点成为没爹没娘的孤儿,乔家三个小子很受伤,发誓一定要自力更生,以后让母亲享福,过好日子。

家里没了男人,母亲养三个儿子不容易,就连年幼的乔保锋都成了劳动力,要帮忙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没钱,学也没法上,读完小学三年级,乔保锋就辍学回家。

要是他能多读点书,说不定后面不会这么惨,不过,他一辈子都不懂多读书的好处。

那时,一家人累死累活,还吃不饱。

乔保锋捂着咕咕叫的肚子,梦越做越大:要是有一万块钱就好了,就啥也不用干,每天躺在钱上睡觉。

没想到,等他以后真挣到一万块钱,却干下这么多荒唐事。

不过,乔家那几年穷得揭不开锅,要是谁说乔保锋以后会大富大贵,没准会被人呸一脸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乔保锋的大哥长大,乔家日子才稍微好过一点。

乔大哥搞了一条小船,渡人过河,一个月收入不高,但勉强能让家里人吃几顿饱饭。

为了多挣钱,乔大哥不顾安全,小船经常超载。

没多久,小船在河中央沉没,造成30多人死亡,乔大哥因此被判刑。

死了这么多人,大部分还是附近的村民,家属当然不会放过乔家人。

在十里八乡,乔家名声完全臭了,日子差点过不下去。

熬到1985年,乔保锋终于15岁,可以当一个壮劳力来用。

乔二哥决定带着他去北京,找份工作“讨生活”。

那几年,北京发展速度非常快,四处大兴土木,工地很多。

兄弟俩到北京没多久,就在昌平区一家砂石厂找到工作。

乔二哥负责筛沙子,而乔宝锋实在太瘦弱,身高只有一米五,工头看不上他,只准他在厨房打杂,混口饭吃。

没多久,工地停工,有人告诉乔二哥,秦皇岛有个工地要人,挣得更多。

可人家同样看不上乔保锋,不让乔保锋跟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二哥没办法,路费也不够两个人的份,就劝乔保峰继续留在北京,随便找个工地打杂。

临走前,乔二哥拉着弟弟的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小三儿,我去秦皇岛那边找到活后,再来接你过去,你一个人在北京一定好好的干啊。”

或许是哭得太伤心,除了一副铲沙子的铁锹外,乔二哥一分钱都没给乔保锋留。

这下好了,乔保锋连吃饭都成问题。

他没办法,扛着铁锹去别的建筑工地找活,靠筛沙子挣钱养活自己。

到了晚上,他钻进工地上的水泥管子里,找点乱草一铺,就是家。

乔保锋累得连叫苦的力气都没有,每天倒头就睡。

入狱后回想起来,他语气中反倒满是怀念:

那时可是没日没夜地干,困极了睡会儿,醒了又筛,饿了就煮点挂面,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只知道筛了沙子就能挣钱,挣了钱才有饭吃。

乔二哥绝对想不到,他没给弟弟留钱,却把弟弟逼成了千万富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地上筛了一段时间沙子,乔保锋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累傻了。

晚上,他躺在水泥管里,盘算着新的“发财路”。

他心想,绝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别还没挣到钱,就把自己给累死了。

那也太不划算了,他还没娶老婆呢。

这么一想,乔保锋又有了挣钱的动力。

他所有精力都用来挣钱填饱肚子,整个人邋里邋遢,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但就是这幅“尊容”,给他带来新商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乔保锋路过一家单位门口。

有人把他叫住:“哎,收破烂的,我们楼里有堆废品,你要不要?”

乔保锋莫名其妙,想解释自己不是收破烂的人。

可看到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和鞋子,他鬼使神差地说了句:“我没有钱。“

那人鄙视地瞪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算了,你赶紧拉走,帮我们把办公室腾出来。”

乔保锋乐呵呵地点头,赶紧去借来一辆板车,把楼里的废品全拉走,卖到废品回收站。

几趟跑下来,他竟然卖到10几块钱。

这可比在工地上给人筛沙子强多了!

有了新的谋生之道,乔保锋再环顾工地,顿时觉得遍地是“黄金”。

他把工地上废弃的水泥袋、钢筋等东西捡走,拉到废品回收站卖掉。

几个月下来,不但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还小有积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的三轮车

那时,正常人都觉得捡垃圾丢脸,乔保锋几乎垄断附近的“垃圾市场”。

渐渐地,麻袋不够装,他花78元,买下人生中第一辆车——二八大杠自行车。

当时,在工地上累死累活,一天才挣一块钱。

对乔保锋来说,捡垃圾比干工地轻松多了,丢不丢脸这种事,他根本顾不上管。

他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两个筐子,每天起早贪黑地捡垃圾。

没多久,自行车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野心,他把自行车卖掉,换置成一辆小三轮车。

因他“业务能力”太强,没多久,小三轮车又置换成更大的平板三轮车。

短短几个月时间,装备不断升级,暗示乔保锋的身家也水涨船高。

这种速度,跟坐火箭没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的平板三轮车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都会有出头之日。

对乔保锋来说,他捡垃圾捡到极致,就找到了生财之道。

一天,他路过昌平区一家水泥厂,看到大门口堆着山一样高的水泥袋,立即两眼放光,仿佛眼前有座金山。

他屁颠屁颠地跑去问门卫:“你们堆了这么多破水泥袋子,能不能卖?”

水泥厂正愁这堆垃圾没法处理,领导同意让他拉走。

乔保锋那时候还没有后来那么奸滑,他老老实实地估算一番:“给你们1500元吧,我全包下。”

水泥厂领导也不是笨蛋,眼珠子一转:“给2000块,你拉走。”

乔宝锋二话没说,拿出全副身家,凑足2000块钱拍在领导桌上。

他这种动不动就爱对人拍钱的习惯,这时就已经初露端倪,间接害了他一生。

水泥厂领导看他这么痛快,反而挺后悔,认为自己卖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堆水泥袋,乔保锋倒腾了整整一个月,才卖完。

他用平板三轮车,拉一车卖一车,没睡一天好觉,蹬车蹬得双脚发肿。

有人看他这么努力,好心指点他:“运到山东爆竹厂去卖,那里价格更高。”

要说,乔保锋运气是真好,这就遇上贵人了。

他搭上一辆火车,到山东爆竹厂问,结果厂家告诉他:“4层的上好牛皮纸袋,收2毛6一斤。”

乔保锋愣了。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儿?

要知道,以前他卖给回收站的牛皮纸袋,一斤才3分钱,这中间的差价将近9倍。

乔保锋兴奋之余,又心疼之前少赚到的钱。

他连夜赶回北京市昌平区的水泥厂,把剩下的牛皮纸袋全部运往山东卖。

几趟折腾下来,乔保锋挣到了整整一万块。

当年,一个普通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才60块钱,他靠捡垃圾,挣到了普通工人十几年才能挣到的钱。

这是1986年春节前,乔保锋才16岁。

那时,国家为社会青年提供了很多受教育的机会。

如果他能暂时收手,拿着这笔钱去上学读书,命运或许会被改写。

可惜,他根本没意识到,只会挣快钱不是好事,还要多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