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天,有志愿者们在一个简陋的狗窝发现了一个男孩。

男孩看上去十多岁的样子,穿的非常单薄,被冻得瑟瑟发抖。

很快志愿者们便去了解了男孩的情况。

然而了解过后才得知,男孩无父无母,被三姑收养。

可是男孩三姑为什么会让一个孩子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江西卫视——传奇故事:住茅棚的小男孩)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家庭不幸

潘必成自出生起,就注定了一个不太平凡的命运。

当他刚满1岁的时候,父亲便因为心脏病的突然离世,给这个原本温馨的小家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母亲一人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本已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他们家原本就不算殷实。

一年后,母亲再也扛不住这份重压,选择了重新嫁人,离开了只有2岁的潘必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年纪的潘必成就这样被迫与母亲生离死别,从此再也看不到母亲的身影。

幸运的是,爷爷奶奶二老慷慨地将潘必成接了过来,尽管年事已高,却仍旧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呵护着这个可怜的孩子。

靠着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零工,二老总算是将潘必成供养长大。

在爷爷奶奶无私的付出下,潘必成渐渐长大,即便家境贫寒,他却从未感到生活的缺失。

相反,他热情洋溢,乐观向上,成了一个让人喜爱的好孩子。然而命运弄人,当潘必成9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彻底击溃。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奶奶带着潘必成去隔壁村二姑家做客。

9岁的孩子自然是最期待这种走亲戚的时刻,不仅能尽情地玩耍,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一两人在二姑家逗留了三天,直到第四天清晨,才恋恋不舍地告别,打算回家。

谁也没有料到,命运的残酷就藏在了回家的路上。二姑将他们一直送到了村口的公交车站,本来已经可以平安回家了。

正当几人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一辆大货车突然失控,朝着人群而来!这一切来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反应。

奶奶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潘必成,却也因此被撞了个正着,当场毙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潘必成虽然躲过了一劫,右腿和右胳膊却也在这场事故中骨折。

最终,法院判决肇事司机赔偿潘必成家属5万元,以资维持潘必成的生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个肇事司机竟然畏罪潜逃,一分钱都没有赔付就人间蒸发了。

就这样,5万元巨款对于孤苦伶仃的潘必成来说,化作了天文数字。

最终,还是依靠乡亲们的资助,潘必成的伤才勉强得到了治疗。身体康复了,内心的创伤却已无法弥补。

然而奶奶去世后的第二年,爷爷也紧跟着去世了,只剩下一个10岁的孩子,来承受这人生的酸甜苦辣。从此,潘必成就这样开始了漂泊的生涯,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儿。

有时他会去邻居家乞讨一些食物,不行的时候,就只能去垃圾堆里翻找别人剩下的残羹冷饭。

深秋时节,寒风刺骨,他却只能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衫,双脚套着一双破旧的拖鞋。

这个曾经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今渐渐变得沉默寡言,整日独自坐在田埂旁,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嬉戏打闹。

乡亲们见他这副凄惨的模样,纷纷伸出援手,有人会给他做些吃食,也有人会给他一些破旧的棉衣御寒。

不过这终究只是暂时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潘必成的生存问题。

被三姑收养

就这样,直到潘必成10岁的时候,他的大姑看不下去了,于是将他接了过去,给了他一个家的温暖。

虽然家境也不算殷实,但是至少让潘必成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也不用再流浪街头,在风雨中彷徨。

在大姑家里,潘必成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尽管跟爷爷奶奶曾经给予的温暖并不完全相同。

大姑大姑父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潘必成,给他新做的衣裳穿,让他能够如同正常孩子一般,安心上学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地,潘必成从那段漆黑的人生低谷中走了出来,他的笑容也重新绽放在脸上。

尽管命运一再加诸重击,但他并没有被击倒,反而用自己的顽强和乐观,一次次重新拥抱生活的温暖。

潘必成在大姑家安顿下来后,还以为命运终于对他有了恩惠。

一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姑一家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拂,让这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孩子,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再次向他开了一个玩笑。大姑的亲妹妹三姑找上门来,提出要收养潘必成的要求。

她先是极力夸赞自己家的生活条件,说住在二层小洋楼里,潘必成定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大姑和大姑父听了,虽有些不舍,但想着姐妹肉亲,定然会对潘必成好,于是便欣然同意将这个可怜孩子交到三姑手中。

潘必成本人也很高兴,他还小,对生活环境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有人疼爱就好。

在三姑家的头几天,潘必成过得确实不错。三姑那洋房阔气,上好的米饭、肉菜随意吃。

三姑为了取得他的好感,对潘必成也是极尽温柔体贴之能事。可是好景不长,转眼间三姑的真面目就露馅了。

原来,三姑这般殷勤的背后,暗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她是看上了潘必成领取的低保金。

由于家境贫寒,潘必成曾被批准领取每月200元的低保补助金,虽然数目不多,但在农村已经足够维持基本生活了。

一开始,三姑还打着关心潘必成的旗号,亲自去办理了低保金的领取手续。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潘必成年龄尚小,根本记不住低保卡的密码,想要提款根本没那么简单。

眼看着既没拿到钱,又多了一个"拖油瓶",三姑彻底解开了温柔的伪装,露出了目中无人的嘴脸。她理直气壮地把潘必成赶出了洋房,安置在了后院一间狗窝般的草棚里居住。

这间草棚朽旧破败,四面漏风,里面只铺了一床单薄的被褥,就连院中的狗也不愿住在这种环境。

可是对于潘必成来说,这里就成了他唯一的"家"。在外人看来,他饱受冷遇、寒酷异常,可他自己却常自我安慰说:"睡在这里挺凉快的,还能吹吹风。"

自从被赶到草棚后,潘必成过上了循环往复、十分清贫的生活:早上被三姑丢给一碗残羹剩饭,中午是一块干巴巴的馍和一些咸菜,只有在晚上,才有幸吃上一顿勉强称得上正常的米饭。

穿衣方面就更加捉襟见肘了。随着时间推移,潘必成身上那件单薄的棉衣越穿越破,最后几乎成了几块遮羞布,可三姑却从未施舍过他一件新衣。

大冬天的,这个13岁的孩子只能光着脚,赤着脚踩在冰天雪地之中。

明明就住在三姑家对面的二层小洋楼,却过着比乞丐还要糟糕的生活,这对于潘必成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的最大嘲弄。

可他的心中并无怨恨,也许是从小受尽了苦难的锻炼,他早已对命运缄默不语。

偶尔有同情心的村民看到潘必成如此贫困潦倒,也会给他一些衣物、食物。

直到有志愿者看到在狗窝的潘必成,了解了真正的情况。

那么潘必成之后应该怎样度过呢?

重新收获幸福

2011年11月16日,冬日的寒风早已席卷大地,潘必成的命运却依旧陷入迷雾般的困境。

面对孩子无处可去的困顿,当地居委会终于采取了行动,召集所有与潘必成有亲缘关系的人开了一次协商会议。

会场上,潘必成的三姑、大姑、大姑父、叔叔们等亲眷们陆续到场。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潘必成的亲生母亲和外公外婆却杳无音讯。提起此事,大家不约而同地噤若寒蝉。

会议一开始,大家就陷入了一场僵局。

面对居委会书记关于"谁愿意收养潘必成"的提问,每个亲属都纷纷摆手推诿,理由五花八门——上有老下有小、家境拮据、力不从心等等。

起初,大家还算客气,但随着时间推移,对话越来越激烈,简直成了一场互相指责的大会。

村委会心中清楚,这些亲属之所以推三阻四,无非是出于某些顾虑和私心。因此,他决定采取一对一的做工作方式,先是找上了潘必成曾经寄居过的大姑家。

面对村委会的诚恳劝说,大姑父早已语塞,最终难掩心中的羞愧与无奈,坦白说出了他一直隐藏的心思——他实在不想再听到外人对他的非议。

尤其是有人曾经散布"他收养潘必成是为了钱"的流言蜚语,这让他倍感屈辱。

而大姑父所指的"钱",正是潘必成领取的每月200元低保金。为了避免再次被人误会,大姑父干脆选择逃避,宁可弃之不管。

经过村委会一番诚恳开导,大姑父终于被打动。

作为潘必成曾经最亲近的人,大姑父也不忍孩子就这样颠沛流离,于是他重新伸出了援手,表示愿意再次收养潘必成。

当这个决定传到潘必成耳中时,孩子的笑容就像阳光一般温暖灿烂。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

事情有了美好的结局,志愿者和居委会也都松了一口气。在往后的许多天里,他们都会定期前往大姑家回访,每每看到潘必成洋溢着天真快乐,心里就无比欣慰。

潘必成在大姑家的生活无忧无虑,不但生活有了保障,学习上也逐渐重拾信心,成绩节节攀升。而善良朴实的大姑一家,也将这个孩子当作亲生的一般疼爱有加。

转眼几年过去,潘必成已是个青春少年。

就这样,穷困潦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阳光重新照进了潘必成的生活。

他郑重许诺,一定会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将来报答社会对他的帮助与关爱,也不负亲人对他的殷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