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那时他年仅47岁,是十位大将中最年轻的一位。

许光达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尤其是他忠贞不渝、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更是广为流传,毛主席也曾当着中央几位领导的面夸赞他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光达

1969年6月3日许光达逝世,享年61岁。在许光达去世后,有人请示毛主席:“他的骨灰安置在何处?”毛主席沉默了一会,然后说:“放到它该放的地方!”

那么许光达究竟是谁呢?他立下怎样的战功能在47岁被授予大将军衔?他的骨灰最终被安葬在何处呢?

毛主席有意培养许光达

1908年11月,当许光达在长沙县东乡萝卜冲刚刚出生的时候,毛主席正在韶山冲的井湾里私塾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爱不释手。

1921年,当许光达从长沙县立第一小学高小部考入长沙师范学校的时候,毛主席则准备从长沙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中共一大。

也正是在长沙读书期间,许光达知道了毛主席的名字,他还经常阅读毛主席和新民学会会员创办的《湘江评论》,对毛主席写的文章爱不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20世纪20年代的长沙,是一个革命思潮风行和革命活动活跃的地方。毛主席等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在长沙建立了党的组织,并开展了积极的革命活动,这些对许光达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925年5月,许光达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转为共产党员。后来许光达经过推荐前往广州,来到黄埔军校学习。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后,许光达被编入新生团第二团,后经过三个月的入伍先期训练,进入黄埔五期炮兵科11大队学习。

1926年9月3日,毛主席应邀来到黄埔军校演讲,许光达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毛主席。许光达被毛主席那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声音所折服。

许光达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此时,我国革命正处于紧要关头,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军校对跨党学员进行重新登记的时候,许光达毫不犹豫地写下“中国共产党”5个大字。

不久后,许光达参加了南昌起义南下部队,在三河坝战斗中,担任起义军连长的他身受重伤,也被迫离开部队。伤好后,许光达历尽艰辛,苦苦寻觅失散了的党组织和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

1929年9月,许光达来到贺龙领导的恶习革命根据地,成为贺龙、周逸群手下的一员猛将。在这里,许光达很快就显示出自己的军事才能,也深受贺龙的器重。

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贺龙担任总指挥,下辖红3军、红6军。许光达担任红6军17师的师长,并参与了开辟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10月,红二军团接受命令配合一军团和三军团攻打长沙。部队的伤亡很大,最终被迫撤出战斗,然而就在撤退的过程中,部队却被敌军团团包围。在如此危急的时刻,许光达率领17师拦住了敌人,成功掩护军团指挥部撤退。

12月17日,国民党3个旅的兵力扑向许光达的17师,战火一触即发,猛烈的炮火声也震颤着大地。经过激烈的战斗,17师49团团长英勇牺牲,阵地也被敌军突破。

许光达知道后果断命令17师的所有后勤人员投入战斗中,经过战士们激烈地打斗,终于打退了敌军,也保住了阵地。17师浴血奋战两昼夜,伤亡十分惨重,但他们却换来了军团部的安全撤离。

战斗结束后,军团首长表扬许光达说:“这次,是你救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明

1931年,王明取得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位置,执行了一系列错误的路线。夏曦身为王明路线的执行者,他来到红二军团后先是成立以自己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局和军委分会,将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随后又取消了红三军的番号,将部队缩编为五个团。

许光达也从17师师长变为25团团长,从师长降为团长的许光达并没有不开心,而是说:“不管是师长还是团长,只要有仗让我打就行!”

由于夏曦频频执行王明的错误路线,这也导致湘鄂西根据地的反“围剿”节节失利。1932年12月,红军仓促集结于瓦庙集一线,和敌军东线主力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阵地战。

战士们浴血奋战,尽管击毙了敌军2000余人,但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大的,几个战略要地相继失守,形势异常危急。就在这个时候许光达奉命率领25团插入敌人中间地带,以此来分割敌人。敌人发现了我军的意图,并马上转入防御状态,顽强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持续到1933年1月31日还是没有结束,随着敌军援兵的一步步逼近,如果我军不能及时消灭敌人的话,那么我军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许光达回到团指挥所,他准备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化被动为主动。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夏曦却打电话让许光达去“谈话”,许光达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便说:“等我打完这一仗再说!”

许光达解下身上的文件包和望远镜交给参谋长,并叮嘱道:“你在这里指挥,我去二营,那里比较艰难。”紧接着许光达来到前沿阵地,当他看到战士们被密集的子弹压得抬不起头,便命令营长:“你带一个排的兵力从敌人侧面迂回过去……”

还没等许光达将话说完,意外就发生了,原来是敌军的一颗子弹击中许光达的胸口。得知爱将受伤,贺龙心急如焚,不过由于当时苏区医院的条件不是太好,因此进行了三次手术也没能将子弹取出。

贺龙不顾夏曦的阻拦,执意送许光达前往上海治疗。然而当许光达等人抵达上海后,可怕的“白色恐怖”令他不能在上海安全地动手术。此时,中共中央准备派一批干部去苏联学习,于是许光达被送往苏联进行治疗并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莫斯科,许光达不仅治好了枪伤,还进入国际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秋,许光达前往东方大学学习汽车、坦克和大炮的技术。这也为许光达之后担任新中国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1月,是我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许光达等人也因此回到延安,准备加入战斗中。在延安,许光达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刚一见面,毛主席就说:“你们都是在列宁故乡喝过洋墨水的,是有学问的!欢迎你们回来参加抗日战争,像你们这样的干部越多越好!”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留意到许光达这位温文尔雅且具有黄埔和留洋双层学历的老乡,并有意栽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