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近代各军阀派系中,要论起团结,首推晋绥军的傅作义部,然后才能排到新桂系。

新桂系虽号称团结,但在紧要关头,黄绍竑留在了北平,李宗仁跑到了大洋彼岸,白崇禧受到李品仙的诱骗逃到了对岸,成为了“笼中鸟”。

而傅作义部,在紧要关头却仍然能够做到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如新保安之战,去救援第35军的安春山虽然与郭景云不和,但仍然率部死战,以至于两个师全军覆没。

再比如绥远起义,董其武在起义通电上签字后,在其名字下方扣上了一个小茶碗,给还未打定主意的孙兰峰留个位置。

这些做法都是难能可贵的。

这其中固然有这几个人都是在一起共过生死,有着深厚的袍泽之情的因素在内,但傅作义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可有一人,与傅将军既是保定军校同窗,又是同袍,关系深厚,俨然亲兄弟般的存在,却两次成为了傅作义集团在危急时刻牺牲品。

眼见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等人都成为了起义将领,而他却在功德林做了10年的囚徒,接受改造。这个人,就是晋绥军大将陈长捷。

陈长捷,福建闽侯人,出生于当地大族。

据称,自明朝嘉靖17年到清朝光绪24年,陈氏一门共出了21名进士。

可家族的兴盛并不意味着家庭兴盛,在陈长捷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败落,其母为了生存,只得到同族家中做了奶妈。

可由于陈长捷太能吃,让雇用陈长捷母亲的东家不满意了。为了能够保住这份奶妈工作,其母狠着心,把陈长捷弃置在陈氏宗祠的供桌上。

幸亏陈长捷的姑母不舍得,把陈长捷拾了回来,因此,陈长捷的小名就叫做“拾拾”。

到了7岁,陈长捷上学了。没想到,陈长捷颇具“学霸”潜质,学习成绩非常好,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陈长捷。

之后,陈长捷考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和陆军中学堂,由于成绩过于突出,陈长捷以首名毕业后被保送到保定军校第7期骑兵科,并在这个期间结识了保定5期步科的傅作义。这是二人的初次交集。

1921年,陈长捷再次以首名的成绩从保定军校毕业,进入阎锡山的晋绥军。

在晋绥军中,陈长捷和傅作义有了第2次交集,他在担任营长的时候成为了傅作义的部下。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傅作义升任第3方面军第2路军总指挥兼第十军军长。陈长捷所在的106旅也扩编为12师,陈长捷任师长,编入了第2路军的战斗序列。

这陈长捷和傅作义的第3次交集。

在中原大战期间,陈长捷声名鹊起,他率领着12师沿津浦线南下,一路攻城拔寨,连下济南、曲阜,兵锋直指徐州。

虽然由于东北军的入关,让冯阎联军大败,但陈长捷善于进攻的名声却传了出去。

当时在晋绥军中,有傅作义善守,陈长捷善攻的称谓。二人虽然在职务上有高有低,但在作战方面却是齐名的。

冯阎联军在中原大战战败后,部队被缩编,陈长捷所在的12师被缩编为208旅(后改编为第72师),编入了也同样被缩编的东北边防军第7军的序列内。而此时,边防第7军的军长正是傅作义。这是二人的第4次交集

按照这个履历来看,陈长捷并不傅作义的嫡系。

1936年4月,由于72师师长李生达起了靠拢蒋氏的心思,让阎锡山起了猜忌之心。5月31日这一天,李生达被已经被阎锡山收买的卫士熊希月杀害。

1936年7月,陈长捷被提拔为第72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陈长捷的第72师划拨给傅作义的第7集团军,参加了南口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