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1、引言

人老了,内心的恐惧就像是气球一样,越来越大。

怕生病,怕老来没有依靠,怕自己没有了价值,会被这个世界遗忘。

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给出的难题越来越多,难以应对。而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是黑暗中的光亮。

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也是要有界限的。人到五十岁,子女给你这些东西要拒绝,避免晚年难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子女给你的焦虑,要学会拒绝

人老了,能力有限,当子女给你焦虑时,要学会拒绝,不要事事承担,不要事事包办。

康德说:“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作为父母,当子女把问题抛给你,别先替他们着急,动手帮忙解决。

可以给子女提些建议,让他们想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化解此次危机。

教给他们一些经验,给予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坚强一点,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很多事情,子女咬咬牙,不弯腰,就能挺过去。

子女若承担不起责任,总是让你帮忙,不要答应得太多。学会拒绝,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成长。

子女靠自己的力量负起责任,承担得住更多的压力,会变得成熟,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而父母,到了晚年,也能活得更加轻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子女给你的养老承诺,不要太当真

朋友丛丛把母亲接到自己家,母亲得了比较棘手的病,家里两个哥哥,他们谁也不愿意给母亲治病。

老人觉得很对不起女儿,对女儿满心愧疚,不想给女儿添麻烦,死活不去医院,口口声声说“让我这个糊涂的人自生自灭好了”。

之所以说自己糊涂,是因为前不久,她听信两个儿子说:妈,只要你把房子卖了,以后我们都会给你养老,轮流去我们家住。于是,把房子卖了,钱分给了两个儿子。

可得了病,医生说要多次化疗,还要长期吃药维持,光吃药一个月就要五千左右,两个儿子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想给母亲治病。

丛丛无奈,不想看母亲受罪,只得把她接到身边,花钱给母亲看病。

母亲承受着疾病的痛苦,还被儿子寒了心,又不想拖累女儿,内心无比的煎熬。

到了晚年,子女给你养老的承诺,不要太当真。尤其是,当子女要从你手中套走你的积蓄时,更不要当真。

三毛说:“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不要听到子女的承诺,就把所有的家当双手奉上。人到晚年,还是要有些资源傍身,才能更好过一些。

别对子女有太大的期待,他们承诺的,未必能兑现。多留点钱在自己手上,自己的选择权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子女给你甜言蜜语,套你钱要拒绝

有些孩子,把套路都用在了父母的身上。

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在父母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成功率会更高。

于是抓住父母的软肋,知道父母舍不得他们吃苦,看不得他们难过哭泣的样子,于是就会妥协,答应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当父母,听信子女的甜言蜜语,把一切都给了子女,到了晚年就会发现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没钱,自己要省吃俭用,有病了都舍不得去医院,这样的日子,会越来越难熬。

作为父母,不管子女说什么,都不要痛痛快快往外掏钱。给自己留下些钱,这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闻秋声寄语

生活,很难,要多为自己考虑。

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子女长大之后,会有不同的发展,不管他们工作如何,家庭经营的是什么情况,都不要过多地干涉。

不为他们过度付出,保存好体力,保养好自己的身体。

人生实苦,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你可以牵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别太为难自己。

让他们承受生活的压力,知道为人父母的艰辛,与父母的相处,才会有更好的状态。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