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广东的老师、家长们可以笑笑了!

一直以来,老师们、家长们都希望各种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不能进入校园,干扰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还额外给老师、学生、家长带来负担,例如各种签名、投票、选举、宣传下载使用某软件等,这些本来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本来就不是老师该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好,“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不,昨日,有关媒体就透露了省教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相关规定,消息一出,马上得到大家的赞同,毕竟,这是盼望已久的了。

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社会事务进校园?

社会事务进校园是指社会上的各种外部事务、活动或组织进入中小学校园,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商业性质的宣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政府宣传活动等。

而这些活动可能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审批和管理。

其次,社会事务通常指的是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务、事件或活动,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闲杂事项进校园,我们深受其害。每次的乡村委换届选举,什么创文创卫,乡村振兴投票、魅力中国城,又或者一些领导推介的书籍报刊等售卖,都时时刻刻在各大中小学校上演着。如今,广东的一纸发文,将打破常规,师生如何不欢快呢?

在学校环境中,社会事务进校园可能会给学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比如派教师去扶贫,分配任务给老师发动家长安装app等,抽调教师去搞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这些内容,肯定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这些社会事务进校园本身就缺乏管理和监督,只有实行全流程监管闭关,方能阻止这些不良现象发生,才能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教育#​#教育部: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