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的是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与明世宗嘉靖帝。下篇则讲述另外五位庶子身份登基的皇帝: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世宗朱厚熜庶三子:明穆宗朱载坖

其实世宗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一生亲封三位皇后,然而三位皇后却都未生下嫡子:

孝洁肃皇后陈氏,是世宗发妻,嘉靖元年通过选秀入宫,被直接册封为中宫皇后;嘉靖七年在世宗与陈皇后一起喝茶时看了一眼其他妃嫔的手臂,陈皇后妒忌便直接摔了杯子。世宗勃然大怒,陈皇后吓坏了。其实此时的陈皇后已经身怀有孕,被世宗吓得小产并流血不止。世宗本想直接废掉陈皇后,但遭到群臣反对才作罢,但是将病重的陈皇后直接挪出了坤宁宫,这年十月陈皇后病逝。

张皇后:张皇后同陈皇后一同入宫,被封为顺妃,陈皇后被废后张氏便被封为继后。但是嘉靖十三年张皇后便被废,别宫而居,嘉靖十五年在冷宫病逝。嘉靖十八年,世宗恢复其继后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烈方皇后:嘉靖九年方氏被选入宫,嘉靖十年被封为德嫔,嘉靖十三年张皇后被废后方氏被封为继后。嘉靖二十一年在“壬寅宫变”时救了世宗一命,世宗对方皇后很是感激,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病逝,世宗坚持按照原配皇后的规格下葬方皇后,并且将其神牌供奉与太庙。

世宗三位皇后,除了孝洁肃皇后陈氏外,另外两位皇后都没有怀孕。而陈皇后虽然怀孕,但并未生下嫡子。

第一个为世宗生下皇子的是阎氏,阎氏一开始被封为丽嫔,因生下皇长子而被晋封为丽妃,但是皇长子仅两个月便夭折,被世宗追封为哀冲太子。阎氏在嘉靖十五年被晋封为皇贵妃,嘉靖十九年病逝。

第二个位世宗皇子的是王氏,王氏一开始被封为昭嫔,嘉靖十五年生下皇次子朱载壑。因皇长子病逝,朱载壑便是世宗实际上的长子,被封为太子。而王氏也母凭子贵晋封为贵妃。嘉靖十九年晋封皇贵妃,只可惜皇次子朱载壑在嘉靖二十八年病逝了,年仅14岁。次年,王氏也病逝。

世宗前两位皇子都先后去世,那么皇三子便是实际上的长子,皇三子朱载坖是杜康妃所生(生子时为康嫔,母凭子贵被封为康妃),其实杜康妃并不得宠。在朱载坖出生这一年,世宗还得了皇四子、皇五子、皇六子,也就是说这一年世宗一下子添了四位皇子;次年皇七子出生,不过皇五子、皇六子与皇七子均夭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十八年皇三子朱载坖被封为裕王,皇四子朱载圳被封为景王。

嘉靖二十八年皇太子朱载壑病逝,按理说应当将皇三子封为皇太子。但是世宗认为自己这么多的儿子都夭折,是因为自己立储太早,而且听信道士之言“二龙不相见”,不仅没有将皇三子朱载坖封为太子,而且尽可能不与两位皇子见面。

嘉靖四十四年景王朱载圳病逝,次年世宗病逝,朱载坖继承皇位,史称明穆宗。

明穆宗第三子:明神宗朱翊钧

明穆宗在做裕王时,所娶的王妃是李氏,嘉靖三十二年被封为裕王王妃,并且为其生下长子与长女,只可惜长子长女均夭折,李氏在嘉靖三十七年也病逝了,年仅25岁。穆宗继位后,便将发妻追封为“孝懿皇后”,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将嫡母追谥为“孝懿庄皇后”。

李氏病逝后,陈氏被选为裕王继王妃,隆庆元年穆宗继位后陈氏被封为皇后。

陈氏虽然年轻貌美,但是并不得宠,而不得宠的原因是因为陈氏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皇后,事事以朝政为重。然而穆宗在世宗一朝压抑多年,好不容易自己坐到了皇位上,自然想要肆无忌惮纵情声乐。陈皇后便劝说穆宗:不要辜负祖宗的托付,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才好。

穆宗不仅没有听从皇后的劝说,反而将皇后直接迁出了坤宁宫,并且有了废后的意思。陈氏伤心、生气便直接病倒了,好在大臣们纷纷上疏劝说穆宗,穆宗才松口:等到皇后身体好转便让其回中宫。

然而陈氏虽然贤德、貌美、善良,但是因为不与穆宗同流而受到冷落,怎么会身怀有孕呢?

不过皇长子朱翊钧十分孝顺陈氏,每天除了给皇父、生母请安外,必定会去嫡母的宫里请安,陈氏为此十分欢喜。

朱翊钧继位后将嫡母陈氏尊为皇太后,万历二十四年病逝,被神宗追谥为“孝安皇后”。

如此,穆宗的两位皇后都没有留下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穆宗生下庶长子的是宫女李彩凤,李彩凤进入裕王府侍奉在裕王身边,嘉靖四十二年生下庶长子朱翊钧,至于庶长子的名字其实是在隆庆元年起的,因为世宗晚年十分信奉道教,无人敢在他的面前提立储一事。自然无人敢告知其长孙出生的事情,一直到隆庆元年,穆宗登基后为庶长子取名为朱翊钧。

穆宗为长子取名朱翊钧,也是十分有深意:

圣王制驭天下,犹如制器之转钧也

此时朱翊钧虽为长子,但是还未被封太子,穆宗为其取名“钧”便是对其给予厚望,有让其继承皇位的意思。其实穆宗此时尚且还在壮年,皇后年轻,未必生不出嫡子。

但穆宗能如此,可见对宫女李彩凤还是非常宠爱的。

隆庆二年,穆宗将长子朱翊钧封为太子,其母李彩凤母凭子贵在后来被封为贵妃。

隆庆六年,穆宗病逝,年仅3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翊钧年仅10岁登基,史称明神宗,年号万历,将生母与嫡母并尊为皇太后。

明神宗庶长子:明光宗朱常洛,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之所以被称为“一月天子”,是因为他在位一个月便病逝了,是明朝16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不仅如此,朱常洛也可以称之为最悲催的皇帝,在皇后无嫡子的情况下,他理应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然而却因为郑贵妃的存在,不仅不能读书,差点成了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而且即便好不容易被封为太子,也照样在郑贵妃的虐待下生活多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神宗朱翊钧的发妻也就是嫡后是王喜姐,通过选秀入宫,被封为正宫皇后,为神宗生下一位公主。之后再没有怀孕生子,万历二十四年在李敬妃(万历帝宠妃,受宠程度仅次于郑贵妃)病逝后,抚养李敬妃留下的两位皇子:皇六子朱常润、皇七子朱常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喜姐是一位十分贤德的皇后,经常劝谏神宗。并且在神宗面前位那些正直、直言进谏的大臣说话,还将自己的用度拿出来赈灾或者是作为军饷。正因为王喜姐如此贤德,被人称之为“女中尧舜”。神宗虽不宠爱王喜姐,但是却十分尊重她。哪怕是再宠爱郑贵妃,也没有废后让郑贵妃为后的意思。

对于王喜姐而言,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为神宗生下一位皇子。

如此一来,皇长子便显得十分重要。

神宗的第一个儿子是一位宫女王氏所生,王氏在选秀时没有选中为妃嫔,而是留在了慈宁宫李太后(神宗生母)的身边做了宫女。神宗九年神宗前往慈宁宫的时候,见到王氏便宠幸了她,没想到这一次王氏便身怀有孕。

其实神宗并打算将王氏封妃,所以宠幸一事并未告知身边人。

但是王氏慢慢肚子大了便瞒不住了,李太后得知后便问儿子有无此事,神宗一开始还想要装糊涂,但是李太后着人查了《起居注》,神宗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宠幸王氏的事情。就这样,在李太后的干预下,神宗将王氏封为恭妃,万历十年八月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王氏生下皇长子理应被封为贵妃,但是神宗不宠爱王氏,便没有对王氏晋封位份。

虽然在万历十二年,王氏又生下一位公主,但神宗仍旧没有为王氏晋封位份的打算。就这样王氏在恭妃的位置上,待了24年的时间。哪怕是儿子在万历二十九年被封为太子,她的位份也没有晋封。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皇后王喜姐迟迟不怀孕的情况下,皇长子早就该被封为皇太子,然而神宗到了皇长子朱常洛20岁时才正式将其封为太子,而且在朱常洛20岁之前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在群臣多次请求劝谏下好不容易才读书。

而神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盛宠的郑贵妃。

郑贵妃与其他安分守己的妃嫔不同,性格活泼,丝毫不畏惧神宗,跟神宗嬉笑打闹跟寻常夫妻一样。神宗非常钟情郑贵妃,郑贵妃先后为神宗生下六个皇子公主,因皇次子夭折,皇三子朱常洵便是郑贵妃所生长子。有了皇三子朱常洵,郑贵妃野心变大,便想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而神宗宠爱郑贵妃,也想要皇三子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有皇长子朱常洛在,皇三子想要被封为太子是违背祖制的事情,神宗便干脆一拖再拖就是不肯将皇长子封为皇太子。最终在群臣多次劝谏下、在李太后的劝说下,神宗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将皇长子朱常洛封为太子,将皇三子朱常洵封为福王。

从朱常洛被封为太子开始,其生母王恭妃便被幽禁于景阳宫不得自由。

十年后,王恭妃病逝。

虽然朱常洛被封为太子,但是有郑贵妃在,他的日子便十分不好过。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有人冲进太子宫见人就打)便与郑贵妃有分不开的关系,然而有神宗护着郑贵妃,朱常洛也无可奈何。好在朱常洛坚持到了父亲朱翊钧病逝,终于坐到了皇位上,史称明光宗。

然而坐上皇位仅一个月的时间,朱常洛便因为“红丸案”突然去世。

而“红丸案”跟郑贵妃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幸好朱常洛生前已经生下多位皇子,他死后,其长子朱由校继承皇位,史称明熹宗。然而朱由校却因为乳母客氏,虽然有多位妃嫔怀孕,但最终却无后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光宗庶长子:明熹宗朱由校

光宗朱常洛的发妻是郭氏,万历三十年二月被封为太子妃,两年后为还是太子的朱常洛生下皇长女,只是皇长女7岁夭折,而郭氏在万历四十一年便病逝了。因为郑贵妃的存在,郭氏的丧葬规格一直定不下来,群臣建议按照太子妃的规格下葬,而郑贵妃不同意,自然神宗便不同意。

一直到两年后“梃击案”发生,为了安抚太子,神宗终于下旨以太子妃规格下葬郭氏。

郭氏这才被追谥为“恭靖太子妃”,到了熹宗朱由校登基后,才将嫡母追封为孝元贞皇后。

郭氏之后,朱常洛并无继太子妃,所以在朱常洛登基后并未册封皇后。

如此一来,庶长子便显得尤为重要。

为光宗生下庶长子的是孝和皇后王氏,万历三十三年生下长子朱由校(当时为选侍),母凭子贵晋封为才人,后又生下次子,只可惜次子夭折。万历四十七年王氏病逝,其子朱由校继承皇位后,将生母追封为孝和皇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去世得早,所以神宗便让太子朱常洛的李选侍(西李)照顾朱由校。朱常洛继位后,便想要将自己宠爱的西李为皇贵妃,然而西李有野心想要做皇后。然而还未等到册封西李,朱常洛便病逝了。

在光宗病逝后,西李在神宗郑贵妃的唆使下便居住在乾清宫,并且将养子朱由校幽禁着,并且让朝臣们将所有的奏折都交给自己过目,大有干政的意思。

群臣担心西李与神宗的郑贵妃二人会一起垂帘听政,便催促西李移宫。这便是明朝末年的“移宫案”,最终在群臣多次上疏下,西李才不得不搬出乾清宫,朱由校得以住到乾清宫,正式登基称帝,史称明熹宗,年号天启。

熹宗继位后,将养母西李封为康妃。

熹宗继位时仅16岁,在内廷无所依靠,便将乳母客室封为奉圣夫人,身边侍奉他的宦官魏忠贤分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客氏是魏忠贤的对食,二人勾结在一起,不仅把持内廷,而且大有干预朝政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臣担心客氏会干政,便将客氏赶出了皇宫。

然而熹宗十分信任客氏与魏忠贤,不久便又将客氏召回了宫。

按照祖制,客氏作为乳母应当居住在西二所,而熹宗却允许客氏住在咸安宫。而客氏每天都会前往乾清宫照顾熹宗的饮食,甚至到后来熹宗不喜欢御膳房的饭菜,而独独喜欢客氏做的饭菜。客氏在熹宗身边随侍,一起赏月观花,就像是亲生母子一样。

此时的客氏每日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乘坐着轿子,就像是宫里的妃嫔一样。每次回自己的私宅子,都需要上百位护卫随行,出宫后更是换成八抬大轿。

朝中大大小小的臣公,甚至是王公,很多都是客氏的党羽,若是见到客氏来了,便恭恭敬敬地等候,在客氏到跟前时一起跪拜,比迎接熹宗的时候还要齐整。在熹宗上朝的时候,会在在自己的座位旁边专门留一个凤座,给客氏。在熹宗退朝的时候,客氏也会跟随一起下朝。

可以说客氏,就像是后宫的“皇太后”一样,而且还能一起上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熹宗信任客氏,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客氏来打理,俨然如同后宫之主。

客氏担心后宫妃嫔生下皇子后得到熹宗的盛宠,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便用尽各种办法不让妃嫔怀孕或者是即便妃嫔怀孕,有客氏在,也生不下来;即便是生下来,也长不大。

熹宗一生共生有三位皇子:

长子朱慈然:朱慈然是熹宗张皇后所生,在张皇后怀孕的时候突然腰疼,想找一位会按摩的宫人来给自己按摩。客氏便找了一位按摩师给张皇后按摩,没想到张皇后竟然生下了一个死胎,被追谥为怀冲太子,之后张皇后再没有怀孕。

次子朱慈焴:是熹宗范慧妃所生,在无嫡子的情况下,范慧妃所生次子便是庶长子,板上钉钉的皇太子人选。然而次子不到一岁便夭折了,被追谥为悼怀太子。

三子朱慈炅:是熹宗任容妃所生,不到一岁夭折。

除了这三位皇子外,还有不少怀孕的妃嫔遭到了客氏与魏忠贤的毒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裕妃因为得罪了客氏与魏忠贤,在怀孕的时候被魏忠贤幽禁在了别宫,竟被活活饿死。

李成妃担心会跟张裕妃一样的下场,所以便在平时偷偷地藏了不少吃的东西,后来李成妃怀孕时果然也被客氏幽禁了起来,靠着这些藏起来的食物活了下来,后来生下了皇次女;然而皇次女虽然生了下来,但是一岁夭折。

就这样熹宗在位七年,虽然多次有妃嫔怀孕生下皇子公主,但是因为客氏与魏忠贤的存在,竟无一人长大成人。天启七年熹宗病重时,不得不兄终弟及,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五弟朱由检。之所以传给五弟,是因为在熹宗病重时,二弟、三弟与四弟早就已经病逝了,熹宗所有的弟弟中,只有朱由检还活着。

就这样,朱由检成为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结语

明朝的前五位皇帝都是嫡子继承皇位,后来从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开始,大多便是庶子继承皇位。在庶子继承皇位,也需要按照长幼的顺序。然而庶长子(实际上的长子)并非一定是皇帝宠妃所生,再加上不是皇后所生嫡子,难免会让皇帝不情愿将其封为皇太子;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想要将宠妃柏贤妃所生皇四子封为太子,取代皇三子朱佑樘(宪宗前两位皇子夭折);然而因为群臣反对,才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明神宗朱翊钧,因为宠爱郑贵妃,想要将郑贵妃所生皇三子封为太子,并且为此与群臣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皇太子之争,最终也只能遵从《皇明祖训》将皇长子朱常洛封为太子

虽然这两位庶长子(实际上的长子)都最终坐到了皇位上,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多少都会受一些委屈,尤其是明光宗朱常洛。

到了明朝后期,先后两次在皇位继承人上出现断档:

一位是明武宗朱厚照无后而终,朱厚照荒淫无度并未生下一儿半女;

一位是明熹宗朱由校,因为重新乳母客氏与宦官魏忠贤,导致自己无后而终。

也正是因为如此,加速了大明王朝灭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