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望史

|凭栏望史

资料来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去年,欧盟通过了一个法规《新电池法》,对那些想要进入欧洲的新能源电池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只有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数字电池护照的电动汽车电池、可充电工业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

今年4月,

欧盟

又新出了一项规定,提出按照“

谁生产谁负责

”的模式,要求各个国家自行回收生产的电池。

这对各国的电池公司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以倒逼各公司生产出质量更高,安全性能更强的电池,以提高电池行业的整体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准提高,整合市场

这个新法规的出现,再次提高了电池行业的生产标准,严格把控了

从设计、制造、应用,直至其回收和处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

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大力发展

回收体系

也是十分关键的步骤,标准的提高也使得更多国内公司自发提高技术水准,争取有更多的国内公司达到欧盟的标准,从而规范国内的市场。

据媒体报道称,在河南新乡市的一个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与电池相关的行业,最多的就是对电池进行拆解,筛选出一些不合格的部分。

他们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对电池的具体安全

性能标准

也不是完全掌握,以至于很多人都只是按比较浅显的办法来进行筛选。

大河网,2024-04-15,《多城竞逐“电池之都” 新乡如何重新擦亮昔日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只是用眼睛看一看报废部分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又或者是否鼓起来了,以此来判断它的好坏,这样看是比较便捷,但细究起来,却处处充满着隐患。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废旧电池本身就带有一定的

安全隐患

,它们被挑选出来后又会被再次利用,有一些会用于其他的电子产品上,很容易对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这个新规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标准,也让这些公司在回收步骤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加注意电池回收后的安全及其他方面,只有达到了新的标准才有机会进入欧盟市场。

由于我国的回收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导致市场自发地形成一种

恶性竞争

,有许多公司是有心无力,即使在回收环保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依旧得不到较好的利润回报。

回收废电池的成本也变得非常高,导致许多公司并不愿意主动做电池回收,这样就便宜了一些比较小的作坊或者店子,溢价收购、恶意囤货,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

新法规可以使国内的这个市场重新整合,尽最大能力让这些报废后的东西,既能以环保的方式回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

二次价值

光明网,2024-04-09,《欧盟新电池法案 对我国新能源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响应政策,追求绿色

大多数的电池中都有许多

有害

成分,如铅、镍、钴等,而它本身的污染也一直是让我国头疼的重要问题。

所以,这也注定它的回收是一项非常严峻重要的工程,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造成污染。

不只是新能源电动车的大电池,即便是大家平常用的小电池,也不能随便扔垃圾桶,也会造成污染,有人曾经研究过,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电池,也可以导致1平方公里的土地的污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是其他的垃圾或许可以随便扔掉,但凡涉及电器,电池的物品,在扔垃圾的时候会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桶,且标志就是

易污染

如果这些带有污染风险的电池没有经过有效的

回收处理

,而是被随意丢弃,很容易造成田地的污染,甚至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可逆的。

而这些地、水又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稍有不慎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有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小电池看着不起眼,但其背后的破坏力不容忽视。

所以响应新政策,重视绿色环保,大力回收报废的部分,并对其进行更有效地处理刻不容缓。

走出国门,寻求国际合作

欧盟《新电池法》对所有类型的电池都通用,它要求每块电池都应该有独一无二的“

电池护照

”,如果没有这个所谓的“护照”,是无法在欧盟正常通行的。

虽然这次只是出了一个新规定,但从长远来看,要解决电池行业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相应规定来逐步限制完善,标准不断地提高,也增加了这些电池公司的出口成本。

这些法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可以促进他们完善自身公司的运作管理,以全新的面貌,更高超的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一些应对能力比较强,实力雄厚的公司来说,一旦利用好了这个法规,将对他们的回收工厂走出国门,引领世界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按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池原料都在国外,但生产制造大部分都在中国,这中间的距离差增加了一定的运输成本。

但是如果我们国家的公司能够走出国门,到

其他国家

开设工厂,直接在当地汲取原料,用于生产,既降低了成本,又能更好地和国外合作。

另外,还能将新技术带出去,在国际上亮相,各自分工合作,力求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公司为应对政策,而选择在

欧美地区

设厂,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公司选择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也就是直接和国外的公司达成合作,更好地走向国际。

有时候一个新规定的出现,提高了门槛,不一定就是坏事,反而它可以反向促进公司的发展,以达到整个国际的和谐共处。

这样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对国际,甚至是环境都起到了

良性的促进

作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