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亲历江苏国画写生团“两万三千里写生”的历史见证者,著名山水画家黄名芊有着正统的“新金陵画派”的学脉,同时在中国画探索中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大漠山水画。薛永年赞誉其不仅对中国画史的山水题材方面有“补白”之功,也开拓了传统笔墨语言的表现力,接续并升华了中国画“写生”的特有格局与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静的漠野
丝路孔雀河

写生对于中国画家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而又历久弥新的话题。但凡有成就的画家都离不开写生,它是继承与发展的津梁,亦是传统与革新的枢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着人对自然外物的主观反映,需要画家直面客观后的主观表达,这一过程既是对自然山川饱游卧看的记录,也是迁想妙得、搜妙创真的创造。我们中国人对“写生”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把自然中的天地万物蒙养为笔墨意趣,成为继承前人传统精华后不断淬炼自我心性,形成笔墨个性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中国山水画家常把写生称作“师造化”,即以一种敬畏之心崇尚自然的本源,探究天地的秘境,因为只有“凡数万本”才能“方如其真”(荆浩),只有“行万里路”(董其昌)才能“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石涛),所以说,山水画家若想“丘壑成于胸中,即发之于笔墨”则脱不开写生,这也是历代山水画家必须践行的课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瀚海乐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漠深处

近世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画面临民族性坚守与时代性创新的双重压力,而在江苏地域以傅抱石为代表的画家群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创作了一批既有深厚传统笔墨形式又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其中最重要的契机即在于江苏省国画院1960年组织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此一创举成就了“新金陵画派”的崛起。而黄名芊秉承“新金陵画派”精神,围绕“大漠山水”这一新主题,以科学的“地质学”认识论为指导思想,体系化地梳理、总结、归纳了沙漠写生的规律、法则以及艺术表现方法。这都是受到其恩师傅抱石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傅抱石写生的诀要:不仅重视客观景物的选择和描写,更重视主观思维对景物的认识和反映,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整个山水画写生过程中,必须贯彻情景交融的要求。在黄名芊的大漠山水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表征,黄名芊并没有因为科学视野而放弃传统立场,甚至把传统中“现实主义”因素加以科学化运用,所以黄名芊的“大漠山水”不同于那些中国画写实主义的改造者,而是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沙漠的人文气质,同时这又不是机械、冷漠地观察客体,而是在科学态度的前提下注入画家的传统笔墨精神和个人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漠野欢歌
丝路驼铃

除了写生之外,我认为黄名芊对山水画语言的开拓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专注大漠题材的笔墨表现。这种题材的表达需要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可以断言,时至当下,能够形成自我艺术语言与表现对象融通与完满,达到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大漠山水画家当数黄名芊。如果说傅抱石在笔墨上以“抱石皴”名满天下,那么黄名芊的“大漠山水”则以新题材、新样式为“新金陵画派”风格在新时代的接续与拓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丝绸之路风光
大漠晨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漫漫

随着人类交通工具的便捷,社会生活的迅达为现代人放眼世界带来古人难以想象和企及的宏阔视野。我们今天再审视沙漠的自然景象,不仅是对自然奇观的猎奇、敬畏,也在思想上感受到一种文化洗礼、精神浸润,我们画家笔下的大漠已非古人的诗情或者概念化的想象。黄名芊以“新金陵画派”及恩师傅抱石的艺术足迹为终身楷模,一步步走来形成了特有的黄氏风格的“大漠山水画”,真的令人敬佩和感慨。在耄耋之年还有这样的艺术雄心和成就,不得不令人钦叹黄名芊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也必然预示着“新金陵画派”精神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硕果累累。

(作者黄戈为傅抱石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