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五一劳动节的临近,我国一季度的各种数据也新鲜出炉了。央行也在2024年4月12日时发布了一季度我国存款现状和贷款情况。本来,央行发布的数据大家都只会去看上一看。

并不会去过多计较什么。然而,央行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来的结论却让一众网友腹诽不已。换句话说,央行的结论已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这个结论便是当下我国人均存款接近11万元。

许多人在看到结论后第一反应赫然便是:又是人均、全是人均以及为什么总是人均!?不难发现,人均这个词太能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了。但也有网友辩解道:其实不是我在敏感。

而是人均让我变得很敏感。因为人均的概念并不会让一些情况特别一目了然。用在网络空间里老掉牙的马云和我平均都是亿万富豪的例子来例证无疑比较合适。可是马云只有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量特别众多的人几乎都不是马云。有网友曾在网络平台上这样腹诽:央妈快把我的11万存款还给我!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然而这句话里也传达出了无奈的意味。

活脱脱一副不想被平均但又不得不在外说自己是“亿万富豪”的尴尬样子。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公布出的一季度存贷款情况也从侧面传达出三个信号。其一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个角度来看央行公开的数据

因为2024年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实际上是不应该有这样豪华的数据的。当然,这里的意思并非是唱衰和不看好我国的经济。而是在说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的群体是普通老百姓。

很多老百姓都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失业、就业到再就业的痛苦时期。所以,要想彻底缓过来的话不至于在刚开年的第一季度里就表现得这么好。数据豪华的原因只能指向越来越富的富人。

其二、消费这架马车还没有完全显现出应有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经济就有着三大驱动力之说。一是出口;二为投资;三指消费。在当前的现状下,主抓消费是我国的潮流趋势。

可是一季度的存款总量仍然在增加和扩大,这就说明靠消费来拉动第一季度经济的增长不太现实。很可能第一季度的经济驱动力还是来源于出口和投资,但现在的国际环境却动荡不安。

对于平稳经济的运行而言并不十分有利。故而,消费必须要“站出来”才行。其三、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大循环态势可能运转不佳。要知道,存款持续性增加的态势已经是极其反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少,在成熟的经济大循环态势下必然不会出现存款持续增加的情形。一旦出现了就肯定意味着某些行业领域的货币存量供过于求;而在某些行业领域当中又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形。

举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就可以详细说明了。在遭遇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后,房产价格的下跌就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集中情形。(大趋势,不包括一些因为复杂因素而硬挺的一线城市高房价)

故而,在房地产领域当中就不需要那么多活跃的资金存量了。可是一部分群体仍然在通过房产变现的手段来变相增多增大资金存量而后储蓄起来,将这部分动产变为自己的“不动产”。

这就让一些需要钱的领域出现资金存量与流通量过少的突出情。比如,在生产者扩大再生产之上就很明显可以看到这部分动力的缺失与不足。因为没有那么多钱来进行循环周转。

普通人翻身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这出状元一说也是要有基础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哪个行业的发展比较畸形与不均衡的话,那么这个行业领域里的佼佼者必然就不会太多。

这一点实际上非常好理解。因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没有给到普通人太多机会的话,那就意味着普通人凭借这个行业来翻身的可能性就会非常之小。比如,以前的强势行业是电子商务行业。

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都是其中的领头羊。然而,淘宝与京东在做大做强之后就甚少出现第三家较大的电商购物平台。这就是在说明普通人里很难再出一个像马云或刘强东那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大部分普通人只能成为给马云或刘强东打工的人。故而从此种角度出发来看,人均存款11万元的数据只能说明普通人很难再有超越富人赛道的可能,也不会进阶成为一名富豪。

相反,普通人的赛道只会越来越少而且会越来越挤。其他行业诸如被一众富豪们把持在手的行业就肯定要有很大优势了。令人心酸的是,这些行业无一例外都是对普通人有莫大限制的。

这便是当下社会里的一个残酷真相。最近一名女律师要靠做擦边来养活自己的新闻也很受人们的关注。按照常理来说,只要能够掌握一门专业、娴熟的技能应当就不会有生存危机。

可是,这名女律师却做出了靠擦边来养活自己的选择。这就说明,即使掌握了一门专业的技能那还不够;即使走上了一条赛道但上面的人依旧很多;即使足够优秀那也只是为资本打工。

因此,当下的态势对于一众普通人而言无疑是并不十分友好的。甚至于颇有些逼迫躺平的意味。另一方面,躺平又不是想躺就能躺的。一部分人群还要面对着来自于家庭与生活的压力。

换言之,他们就是想要躺平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去躺平。这是人均存款11万数据出炉之后就可以迅速冲上热搜的原因所在了。毕竟谁都喜欢钱,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有着太多的钱。

钱财一定程度上反映阶层固化

在当下的学历贬值大潮中,许多孩子和家长一直在为吃不到教育红利而满怀焦虑。除此之外,更有一些人们因此而大谈特谈起了阶层固化,并且都认为阶层固化实际上早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最早享受到教育红利的那批人里,天才的数量相对较少。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实际上大多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人。故而,这个逻辑关系实际上就已奠定下来。

是因为家庭条件富裕而后选择的读书这条路(即教育变现),而不是因为能读书和读到书所以就可以让家庭条件变得富裕。也就是说,读书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方面和代表了一条路。

并不是说,家庭条件较好的人只有选择读书和吃教育红利这一条路。反过来说,钱财数量的多寡与大小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阶层固化的程度。赤贫者很显然就处于是下层或底层。

用人均存款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又不能够很好地将赤贫者的真实情况显露在台面之上。因而,人均的数据越是繁华就越可以反映出赤贫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富豪层面的数量亦在相对减少。

因为财富的尽头是垄断的嘛,富豪诞生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同时,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不了富豪。既然下面的人上能不上,上面的人又很难下来,那不就是阶层固化嘛。

而且处于高处位阶的人总是可以掌握一大批生产资料和资源,钱财也是其中的一种。或者也可以用钱财是一定程度上的集中体现来形容。马云之前就说过,银行贷款只会给不需要的人。

那些需要银行贷款的人在没有拥有同贷款总额相比相差不大的等价物时是一定贷不出来太多的钱的。事实证明,这句话也无比正确。王健林的万达在负债较多时便遭遇了银行的抽贷。

只是它用的不是抽贷这两个字,而是说存有较大风险隐患。但从本质上来讲,抽贷是评估风险较大后的必然结果。而评估风险较大的结论又是建立在等价物的价值的实时评测之上。

在当下经济下行的态势里,普通人们千万就不要想着去多折腾了。很扎心的两个字告诉你:没用。而且瞎折腾可能还会让自己的情况更糟糕。反正只是过一过苦日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至少,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都过过苦日子,早就有了过苦日子的基因传承。更何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之下富豪与平民在资产上是相互绑定的。没有平民的富有就无法造出那么多富豪。

从这一点上来看,想要变富或者是变得更富的人甚至比平民还要着急!所以,人均存款的真相即使再残酷也是具有双面性的。并不是说,这个数据对那些富豪就一定没有任何影响。

最后,这段艰难的日子终会过去。请看,华为和我国芯片行业在美国的打压下都取得“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巨大成就。这世上又有什么难关是过不去的呢?如果有,那一定是心里的关。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