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一张珍藏多年的照片,一段难忘的知青生活经历

纪登元老师是我的文友,也是一位老知青,前天晚上都十点多了,他突然发来信息,说要和我聊一会。还没等我回话,手机里就传来了微信语音聊天的提示音。

接通微信语音聊天,手机里传来了纪老师沙哑的声音:“老弟,对不起,这么晚了还要打扰你,我今天闯下了大祸,撕了我老伴珍藏多年的那张照片,她是又哭又闹,非要和我离婚。”

我从卧室来到客厅,小声问他:“纪老师,你为什么要撕毁那张照片,那是谁的照片啊?”“那张照片是她的初恋,就是在邯郸下乡插队时认识的,那家伙是当年生产队队长的儿子……”纪登元老师慢慢给我讲述了事情的详细过程。

原来,纪登元和他老伴是同校同学,都是六十八中学的。他俩也是一起到河北省邯郸地区下乡插队的。纪登元的老伴叫高玉莹,他俩是1969年3月份乘坐知青专列离开天津到邯郸插队落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邯郸,他们又乘坐汽车来到了鸡泽县,最终他们九名天津知青被分派在鸡泽县洺河沿岸的小军寨大队第七生产小队,五名男知青临时住在了队里的牛棚里,四名女知青住在了队部的一间空房子里。这九名天津知青算作一个知青小组,纪登元被大家推选为知青小组的组长。

七队的队部和牛棚前后院,他们九名知青在两个院子里居住,在一口锅里吃饭。

小军寨大队地处洺河沿岸,那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乡亲们生活水平可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知青们来到小军寨的第一顿晚饭很丰盛,白面馒头还有猪肉炖粉条,知青们都说农村的伙食比他们天津的伙食要好很多,在天津不是逢年过节,也很难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和猪肉炖粉条。殊不知那顿饭是队里为知青们安排的接风晚饭,日常伙食可就没有这么丰盛了。

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春耕备耕刚拉开帷幕。知青们安顿好吃住的地方,休息了两天,就跟着社员们去参加生产劳动去了。

春耕前期的农活就是往田间运送土杂肥,队里有一辆马车和三辆地排车(架子车),离村子远的耕地就用马车和地排车往地里拉粪,村子附近的耕地,就让社员们往地里挑粪。考虑到知青们没干过农活,刘队长就让四名女知青跟着马车往地里拉粪,她们只负责装卸。五名男知青分散开跟着三辆地排车往地里拉粪,他们也是负责装卸,不用他们拉车。

驾驶马车的是刘队长家的二小子刘二军,别看刘二军当年只有十九岁,可他赶马车却很有经验,队里的那三匹枣红马最听他的话,但凡队里有什么需要运输的农活,比如交公粮买农资,基本都是刘二军一马当先,刘二军光赶着马车去县城就有好几次。

高玉莹她们四名女知青跟着刘二军装卸还是比较轻松的,按理说刘二军是车把式,他根本就不用装卸,只管赶马车就行。可刘二军是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他看女知青装车卸车太吃力就帮着装卸,他一个人干活差不多能顶四个女生。在地里卸完土杂肥空车回来时,刘二军就让高玉莹她们坐在马车上,刘二军挥舞马鞭,马车一路狂奔,大家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和刘二军一起拉了八九天土杂肥,四名女知青都发自内心地感激刘二军,因为他帮着装卸土杂肥,让女知青们少吃了不少苦头。女知青们也发自内心敬佩这个和她们年龄差不多的大哥哥,她们都说刘二军赶马车的时候特威武,给人一种飒爽英姿威风凛凛的感觉。

之后的日子里,刘二军也经常帮知青挑水,帮知青们磨面,只要知青们有求于他,他从不推辞。渐渐地,知青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淳朴善良的小伙子,特别是四名女知青,都把刘二军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转眼就是一年,1970年春耕前往地里拉粪的时候,四名女知青还是跟着刘二军一起装卸车。经过了一年的劳动锻炼,知青们渐渐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也学会了赶马车。

那年春耕春播结束后,一天吃过早饭,高玉莹套上队里的马车,拉着一袋子高粱去磨坊磨面,回来时顺手挥鞭吓唬了一下驾辕的那匹枣红马,没想到那匹马受到了惊吓,撒腿一路狂奔,任凭高玉莹怎样吆喝,那匹马就是不听使唤,沿着公社通往村子的那条公路(土路)狂奔不停,吓的高玉莹双手死死抓住车帮,不知如何是好。

狂奔的马车快到村口的时候,站在村口迎接高玉莹的刘二军觉察到了马车的不正常,他赶马车三年,从没看到马车这样疯跑过。狂奔的马车来到近前,刘二军没顾上多想,一个箭步冲上去,死死拽住了马缰绳。

马车停住了,刘二军被拖倒在地上,右肩臂上擦掉了一层皮,手也勒破了。他不顾疼痛,爬起来抚摸一下马鬃,先安抚了一下受到惊吓的枣红马,回头问高玉莹:“你没事吧?”

看着受伤的刘二军,高玉莹浑身抖成一团,眼泪唰唰流了下来。

事后高玉莹才知道,是她拴在鞭梢上的那块红绸子惹的祸,她挥动马鞭时马儿受到了惊吓,要不是刘二军奋不顾身拦下马车,一旦马车翻车,后果就不堪设想。从那天起,高玉莹深深爱上了这个淳朴善良又勤劳勇敢的小伙子。

当时看高玉莹明显喜欢上了刘二军,纪登元他们几名男知青心里还酸溜溜的,毕竟高玉莹长得很漂亮,男知青们也都很喜欢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冬季,纪登元顺利通过了征兵体检和政审,光荣地参军入伍,他成了第一个离开小军寨的天津知青,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离开小军寨那天,是刘二军、高玉莹还有两名同学赶着队里的马车把纪登元送到的公社武装部。那天正好遇到县里的宣传干事来采访,那位宣传干事就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还特意单独给赶马车的刘二军拍了一张照片。

纪登元在公社武装部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坐车离开了,他们的合影照片纪登元多年后才见到,这是后话。

县里的那位宣传干事还真讲信用,过了几天,高玉莹他们就收到了他寄来的照片,合影的那张,一共洗了五张,刘二军赶马车的那张就洗了一张。

到了1973年春天,厂矿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始在插队知青中招工招干,刘队长觉得高玉莹早晚都要离开小军寨大队。尽管高玉莹一再表示不会离开小军寨,更不会离开刘二军,刘队长还是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和高玉莹搅和在一起,他担心两个人不会有结果。

那年初秋,小军寨得到了三个招工名额,其他生产队的两名男知青招工去了钢铁铸造厂,高玉莹一名女生去了地区国棉厂。国棉厂的招工名额是刘队长替高玉莹争取来的,他觉得只有把高玉莹打发走了,他家二军才能死心,再拖下去,他担心二军打了光棍。

离开小军寨的时候,高玉莹哭得稀里哗啦,她把自己的那个黄挎包送给了刘二军做纪念,刘二军把他那张县宣传干事拍的照片送给了高玉莹。

高玉莹参加工作半年后又回了一趟小军寨,当时刘二军已经跟大队会计家的闺女订婚了。得到这个消息,高玉莹心里很难受,她在知青点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默默离开了。

恢复高考后,高玉莹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离开天津九年,她又回到了天津,踏进了高校的大门。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多年不见纪登元竟然和她成了同校同学,他也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只是两个人学的不是一个专业。

就这样,分别多年后,纪登元又和高玉莹走在了一起,他俩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毕竟都是大龄青年了,不光是双方的父母为他们的婚事着急,他俩也为自己的婚事着急了。恋爱期间,纪登元多次问高玉莹和刘二军的情况,高玉莹多次声明,他俩确实相爱了两年多,但彼此从没拉过手。

毕业分配工作后,纪登元就和高玉莹领取了结婚证,举办了简单的婚礼,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当年纪登元当兵入伍时和知青们还有刘二军的那张合影照片,就是结婚后高玉莹给他看的,高玉莹还给他看过刘二军赶马车的那张单人照。看高玉莹还保留着刘二军的那张单人照,纪登元心里有了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婚后的生活很平淡,挣钱养家,生儿育女,没有书中写的那么浪漫和甜蜜,也没有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纪登元和高玉莹的工作都不错,最起码经济上没有什么困难。但日常生活中,两个人也有摩擦,有时提及高玉莹的初恋刘二军,纪登元就会醋意十足,总爱说一些风凉话。

2019年春天,当年在鸡泽县插队落户的天津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看望乡亲们,高玉莹原本打算和纪登元一起去河北,纪登元说他身体不舒服, 高玉莹也只好留下来陪伴纪登元,她委托一名同学给刘二军捎去了两千块钱和两盒天津大麻花。

就在前天下午,高玉莹收拾书柜,无意中翻出了当年刘二军送给她的那张赶马车的照片,她就给纪登元看:“老纪,你看二军哥这张照片,这么多年一点都没褪色,也不知二军哥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

听高玉莹一口一个二军哥,纪登元心里有点不舒服了,他接过刘二军的那张照片,故作不小心,一下子就撕成了两半。这下高玉莹不干了,又哭又闹,非要和纪登元离婚,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听了纪登元老师的讲述,我笑着对他说:“纪老师,你也太小心眼了吧,高大姐多少年都没见过那位刘二军大哥了,她保留一张照片留个念想,你为什么要撕掉那张照片?既然你不想和高大姐离婚,就按我说的去做,赶紧真诚向大姐道歉,明天找个照相馆或美术社,把刘二军大哥的那张照片修复好……”

挂断电话,我苦笑着摇了摇头。

昨天下午,纪老师又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找地方修复好了那张照片,他老伴也接受了他的道歉,不再闹离婚了。纪老师说谢谢我开导他,他之前确实心胸狭隘了,都这把年纪了,真不该做出这么幼稚的事情来。

征得纪老师和高大姐的允准,我把他俩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编写成文分享给朋友们,也算是纪老师和高大姐对那段知青往事的一个回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知青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那段历史,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我一直坚持写知青题材的文章,就是想让远去的知青岁月留下一点痕迹。

作者:草根作家(讲述人:纪登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