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饭,玩赚tk一路走来属实不易,带领大家少走弯路,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和观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更多信息公众号关注米饭玩转TK!

绝大多数的卖家,都会很忌讳一个词,跟卖。

跟卖不同于竞争。竞争更多时候是可以估计和看到的,心里多少是有点准备的,就像两队人马,明晃晃的你一刀我一枪。而跟卖则更像是从莫名地方来的奇兵,让你防不胜防。

不管哪个平台,都会有类似的话,A怎么有我们一样的东西了,B怎么敢放这么低的价格,我们在哪里可以举报C……

不管是TikTok Shop,Amazon,SHEIN,TEMU,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事情,甚至还有跨平台跟卖的,TEMU是典型。你在TikTok Shop刚搞出一款爆品,在TEMU就会看到同款更便宜的产品上架了……

特别是现在有黑科技,工具这些东西,太容易让他们找到爆款和销量等数据了。

我们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下意识的反应和大家都一样。特别是在看到某些似曾熟悉的账号或者ID,采用低价的模式来打压你,试图抢你的市场来搞垄断的时候。更是对此烦不胜烦。

用个类比,就像以前投放广告的时候,被对手偷图,偷物料。虽然知道拿他不一定有惩治的办法,但看到总觉得不爽。

怎么破。

首先,心态别崩。本就不是这个赛道的老大,不会是被跟卖关注的重点,保持这样的焦虑,没必要。还有,每个品都有他的周期和市场份额。有关注对方这心思,还不如多研究研究自己的品,研究研究投放,怎么尽量多揽一点份额在手里。

只要一直干这样,类似的问题不会少。竞争对手,跟卖对手。他们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们当然可以通过类似的操作去看到对方的优点,那当然也会看到需要我们规避的风险。只要能一直有利润,那做不做这个赛道的老大,不怎么重要。相反,能苟一点的被那些头部卖家挡在前面,挺好。这观点不一定大家都认可,但却是我们自己的运营逻辑。

然后,工具很多,倒推下对方,看是针对你的,还是铺开撒网的。

如果是后者,那自然不必太重视,毕竟,他再厉害,也没有实力做到每款产品上都砸钱做投放。即使他的价格再有优势,客户看不到,那影响也就那么大。

如果是后者,那就得仔细研究对方的手法,见招拆招了。他是打单品,我是打产品线,他的单品如果不赚钱,那能撑多久。而我的产品线里,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上,采取不同的策略,A,在保持某个品盈利的基础上,靠他去吸引眼光,靠他去和对手PK,面对面的竞争;我有这条产品线上更多的产品,我A即使不那么赚钱,但也可以做到引流,在,BCDEF……这些产品上继续做到盈利。整体数据上只要是持续盈利,那么,调整部分产品的比例和预算,那也是可以接受的。换言之就是正面防守,小路包抄。前面听个响,后面挖点实惠的。

既然类似的事情不得少,那也就别总是大惊小怪。偶尔,也得把情报搜集的口子收紧一点,把一些太夸张没意义的信息给屏蔽掉。时间精力有限,被这些信息耽搁,划不来。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TK跨境方面的知识,关注米饭,下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干货。有需要大家可以移步公众号米饭玩转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