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都知道杨尚昆曾经担任过国家主席,是从战斗年代成长起来的佼佼者。但恐怕有朋友不知道杨尚昆的弟弟杨白冰,也是我军自己培养起来的一名高级将领,长期担任军委秘书长一职,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立志

杨白冰出生于1920年的重庆,从小受四哥杨闇公和五哥杨尚昆的指引,慢慢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杨闇公对12个兄弟姐妹的影响最大。

杨闇公是我党首任四川党委书记,曾经与朱老总、刘帅和陈老总等一起发动了著名的泸顺起义。杨闇公不但自己投身革命,也经常利用回家或者家信的方式,时时刻刻将革命思想灌输给几位弟妹。杨白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抗战爆发后,杨白冰已经18岁了,他想到,自己的四哥杨闇公19岁只身东渡日本寻求真理,五哥杨尚昆18岁已成为一名团员,自己怎么能在后方独善其身呢?于是,杨白冰毅然决然地来到了革命者的聚集地——延安,投身到火热的抗战事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要求,杨白冰先到军政大学学习,并于1938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杨白冰向组织申请要到前线打击来犯之敌时,却遭到了拒绝,组织上认为杨白冰年龄还小,尚无法适应前方艰苦恶劣的战斗环境。

杨白冰不服气了,举出身边许多战友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的例子来说服领导。最终,领导同意杨白冰的请求,将其分配到山西某根据地,专门从事民运工作。

计降土匪

杨白冰在根据地,不但要组织群众抗击日军,还要及时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一次,一位老乡丢失了两只羊羔,这对老乡来说,可算得上是身家性命了。

杨白冰知道这个消息后,四处寻找,终于在离老乡家六里地的地方找到了羊羔。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杨白冰遇到了日军。面对危险,杨白冰急中生智,藏到了草垛里躲过了一劫。

杨白冰参加过百团大战,也参加过1942年的夏季反“扫荡”作战,凭借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依靠百姓的无私支持,带领当地群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成长为一名素质过硬的军事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杨白冰担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杨白冰带领一支队伍在豫南地区打游击。当地土匪泛滥,虽不敢和解放军正面硬刚,却非常擅长欺负老百姓。杨白冰决定除掉这一股残害百姓的土匪。

若是凭手中的武装力量,杨白冰对于胜利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杨白冰想到了一招妙计,利用当地缺水祈雨的风俗活动,请一位乡绅出面组织了一个饭局,邀请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参与。土匪头子得知这是一个蹭吃蹭喝的好机会,就大着胆子带着手下下山了。

当土匪们酒足饭饱之时,也是他们被游击队抓捕之时。土匪头子没有想到,这次活动其实就是杨白冰的计谋,醉酒的土匪不得不乖乖就范。杨白冰组织当地百姓公审了这伙土匪,将穷凶极恶的匪首枪毙,从此,地方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领衔上将

解放后,杨白冰先后在西南军区担任组织部部长等多个要职,为新时期我军的角色转化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他积极组织各级部队开展整风运动,组织进行军事训练,对于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官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训,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军事管理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革期间,杨白冰受到了极大程度的迫害,被迫停止工作长达十余年。1979年,杨白冰恢复工作,在北京军区任职。他积极响应中央军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裁军工作中表现突出。1987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杨白冰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进入军委工作。

2013年,杨白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