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随着古装影视作品的热播,让我们对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过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和事实上有一定的悬殊。比如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大臣们上朝时的样子,有的影视作品是坐着的,有的是站着,还有的是跪着的。很多人想不通大臣们上朝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就看一下,大臣们上朝和影视作品里是否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朝这件事在古代非常严肃,一般情况下,上朝都是朝中大臣和帝王商议重要的事务。所以古人针对上朝制定了很多规定,礼仪非常繁琐。比如帝王什么时候起来、大臣们什么时候到、大臣见到帝王应怎样行礼、帝王怎样称呼大臣等,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而大臣们上朝时的姿势只是其中之一。不过光是看大臣们上朝的姿势就知道大臣们的地位不断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的时候,大臣们上朝是坐着的。不过他们并不是一直坐着,而是大家行完各种礼仪之后,商议事情的时候就坐着了。要不然进来就座,对帝王也显得不尊重。当然,并不是坐在地上,地上是有铺垫的。有句话叫大臣坐而论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大家在一起商议事情,这也体现一种互相尊重。当然,帝王毕竟是帝王,坐的位置非常特殊,这也是九五之尊的体现。在先秦时期,这种礼仪一直保留。毕竟当时是分封制,大臣们都是有自己的封地,也都是一国之君,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所以君主对他们还算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朝建立后,虽然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王朝,但大臣们上朝的商议事情还是坐着的。当时皇帝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大臣们地位开始下降,但也没有急剧下降,而是不断下降。而且秦朝和两汉时期对待大臣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对于百官之首的丞相。丞相上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除了对丞相客气,对于那些功劳很大的时候,皇帝有时还会对大臣赏赐见君不趋、称臣不名、剑履上殿这些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之后,一直到北宋之前,大臣们上朝都是坐着的。我们看反映三国时期的影视作品里能发现,绝大多数大臣都是坐着的。当然,大臣们虽然坐着,但地位在不断下降。尤其是百官之首丞相的地位,权力不断被分化。这也意味着皇权不断加强。

从北宋时起,大臣们上朝姿势就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坐着变成站着了。大臣们上朝行完所有的礼仪之后,皇帝也再赐座了。皇帝做着,大臣们直接站着和皇帝一起议事就行了。之所以变成这样,是从宋太祖时期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太祖和大臣么最初都是坐而论道的,大家都坐着。不过时间久了,宋太祖觉得大家都坐着显示不出自己的威严,应该想办法让别人都站着,自己坐着,这样自己才有九五之尊的感觉。有一次宰相范质上奏折的时候,宋太祖叫范质过来,说自己眼睛看不清那是什么字,结果范质真的傻傻地过去了。趁着范质告诉自己是什么字的时候,宋太祖叫人偷偷扯掉了范质的椅子。范质转身回去的时候发现自己椅子没有了,也知道宋太祖是什么意思,就没说什么。于是就站着继续商议事务。其他大臣发现宰相都站着了,自己也不好意思继续坐着,都申请彻底椅子。就这样,之后上朝所有大臣都站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件事可以看出宋太祖是在强化军权,削弱宰相的权力。从宋朝对宰相的态度上看,我们能发现,宋朝在不断削弱宰相权力,强化君权。宋朝有宰相,但后来设置中书、枢密、三司三个部门,分别掌管政务、军权、财权,宰相权力被大大削弱。既然宰相权力都被削弱了,大臣们对皇权的影响就变小了。而让大臣们站着上朝只是加强皇权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宋朝加强皇权不仅只是让大臣们站着上朝,还制定了其他规定。比如还在官员帽子上加个长长的帽翅,这样大臣们就不能交头接耳了。还有就是杯酒释兵权,兵权被皇帝一人掌握等。这些都是加强皇权的做法,而站着上朝只是表象。

宋朝让官员从坐着上朝到站着上朝,这个变化说真的已经非常大了,这说明臣子的地位已经降低了很多。不过还没有降到最低。到了明朝时,大臣们上朝连站着都不行了,直接要跪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