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禅

有位同事回家呆了两天,原定年初七回来,昨天突然决定买年初四的车票。问及原因,他说“我好怕过年去给亲戚拜年。”

前不久“年轻人不想走亲戚只想躺吃有错吗?”一度上了热搜,可想而知这一届的年轻人有多怕走亲戚。

我也特别怕过年走亲戚,也许只有小朋友才期盼着跟着大人走亲访友,给大家拜年,因为有红包收,还有许多好吃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走亲戚给亲友拜年似乎成为了一件比工作还棘手的工作,压力山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如此害怕过年走亲戚呢?和几个朋友聊了一下,主要是害怕亲友们的“过分”关心。

许多亲戚也许一年也就在过年的这个时候能够聚上一聚,于是大家习惯于将一年以来听过道听途说得到的消息,在这一天迫切地想要和对方求证。于是,许多年轻人不得不面对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三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女朋友/男朋友了吗?”

说回我那位同事,在他的家里人得知他过年回家那一刻开始,他的父母、他的亲戚朋友在电话里便已经开始关心他的终身大事。

“带女朋友回来吗?”

“有女朋友了吗?”

“一个人回来吗?”

我的这位同事被问得心烦,直接对大家说“你们再问我就不回去了。”

对于一些没有结婚也没有男女朋友的人来说,到了适婚的年龄总要不厌其烦地面对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带个女朋友/男朋友回来给我们见见?”可是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总不能为了满足父母和亲戚的期待,去随便找一个女朋友回家,对吧?

其实,除了自己的父母,那些来自亲友的询问又有几个是真心地替你着急的呢?还不是单纯地好奇你为什么还单身?是不是你太挑剔?又或者是有什么毛病?最后沦为亲友茶余饭后的谈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一年挣多少钱?”

年轻人想躺吃,可是长辈们不会放过一年一度的大型“拼娃大会”。一群亲戚聚到一起,总要互相打听“你在哪里上班?”、“一年挣多少钱?”、“工作要不要996?”等等。

亲戚们通过互相打探对方的收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那些长辈们总是以“事业有成”的孩子为荣,可是谁愿意在高高兴兴过大年的日子里去做别人的绿叶呢?

“一年挣多少钱?”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毕竟不管在外面混得好不好,每个人都想体体面面地回家过年,更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在外边过得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都会有压力。

有位朋友说:

“我每年都会在父母的押送之下,和众多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亲戚在一起彼此强颜欢笑。如果事业一般,在亲戚的眼里你根本不值一提,去了等于白去,没有人关注你,也不会有人记得你。如果事业有成,自然会成为焦点,成为父母炫耀的物件。”

我特别赞成他说的一句话“无所事事地走亲访友,毫无营养的嘘寒问暖,是一种消耗。”

所以,过年在家里躺吃不更香吗?谁想去当一个道具,一个炫耀的物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时候结婚?”

如果你还没有结婚,首先大家会关心你有没有女朋友/男朋友,如果有,那么接下来便会开始催婚。

如果你已经结婚了,那正常的流程便是催生;若是你连孩子都生了,依然无法逃脱亲友们的关心,催你赶紧生多一个。

虽然知道亲友们也是出于关心,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突如其来的关心是一种无形的负担,会影响过年的心情。

这种“表面”的关心对于被关心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却会增加对方的焦虑。比如我特别害怕别人问我“你准备什么时候生二胎?”

因为这个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但是那些随口一问的人不会知道你在纠结什么,你遇到了什么难题。

同样道理,那些到了适婚年龄却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一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可是亲友们不会关心你为什么还不结婚,有什么他们可以帮忙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三个问题是当下年轻人过年的时候,最怕被亲友问到,也是最常被关心的问题。除了这三个问题,年轻人不喜欢走亲戚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和亲友之间的疏远,这种疏远一开始并不是刻意而为之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让亲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许多亲戚朋友一年才能够见上一面,而有些甚至过年都未必能够团聚一次。

走亲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可是感情并不会因为一次团聚就变得更深厚,相反一年一度的走亲戚,导致许多年轻人害怕过年。

有个朋友说出她为什么不喜欢走亲戚的原因,她说“当你见到一群人,你却不知道如何称呼他们的时候,你会恨不得他们看不见你。”

有些亲戚一年就见一次面,只有在那短暂的相聚中才有交流,所以即便一年复一年地相聚,许多人也不记得如何称呼对方。这种尴尬无以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亲戚还是要走的,否则亲戚之间慢慢地就会失去了联系。但是为了能够让大家在走亲戚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惬意,有以下几个建议:

1.注意分寸感

不要打探个人隐私,比如收入多少等等。这不是关心而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窥知欲。还有有些话题聊一次就好,比如什么时候结婚?

不管是婚姻大事还是生不生二胎的问题都不是别人的一句关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对方不愿意主动说,问过一次便够了。

2.注重平日里的情感交流

走亲戚的目的一开始并不是在于形式,而在于沟通情感。如果亲戚之间的情感交流仅限于过年这几天,平日里并无往来,那么过年走亲戚也纯属于走过场,并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过年走亲戚没有必要流于形式。不想去,可以换成视频拜年、电话拜年等等。

如果年轻人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和亲友之间有更多的情感交流,非得被父母押着去走亲戚,即便人到了亲友家里,也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不是吗?

今日话题:你觉得当下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走亲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