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日,中国首艘超级航空母舰福建舰首航,西方军事情报机构及专业的商用卫星公司纷纷迅速采取行动,紧急调整多颗卫星进行变轨侦察。部分卫星成功捕获到了“福建”舰在海上航行的画面,一场别开生面的侦察与反侦察较量正在东海海域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国商业卫星公司Planet Labs提供的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海军最新的超级航母“福建”舰于5月2日在东海海域进行了试航。然而,这张卫星照片的分辨率并不算高。

考虑到“福建”舰出海后24小时后,才获取到卫星照片的时间间隔,该公司极有可能已紧急进行了卫星轨道调整,将遥感卫星重新部署至“福建”舰海试区域经过的轨道上,从而得以拍摄到这张卫星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这张卫星照片,显然是通过宽幅扫描方式拍摄的低分辨率图片。由此推测,这家美国遥感卫星公司,很可能将卫星设置为对地宽幅拍摄模式,否则便无法捕捉到移动中的“福建”舰。

然而,这种低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并不能提供太多有用的情报,只能让人们了解到,有一艘航空母舰正在该地区活动。为了获取更多关于福建号航空母舰的信息,美国甚至派遣了一架RC-135战略侦察机从日本出发,进入东海展开侦察活动,这显然是针对福建号航空母舰的一项行动。美国军方可能对福建号航空母舰,所搭载的复杂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福建号航空母舰首次出海试航的那一天,在央视报道中,对处于完整状态的福建号航空母舰,进行了特写式的拍摄。这段仅有三秒钟的新闻画面,却让世界各地的观察家们惊讶地发现,福建号航空母舰的舰身上布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板——那正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海军的新锐战舰“福建”号上共搭载了32面相控阵雷达,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在军舰侧舷配置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国家。

我国早已掌握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甚至在“福建”号上的1130近程防御系统中,也采用了相控阵火控雷达。这很可能是世界上,首款使用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近程防御系统,而第二款则由韩国研发,但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美国海军新一代主力航母——“福特”级航空母舰的最先进型号,仅配置了6套X波段全方位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从而证明我国航母“福建”舰在其雷达电子设备领域,已显著超出当下全球通用的最高技术标准。

我国在军工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已成功实现对采用氮化镓T/R组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而5G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便是氮化镓元器件。在此领域,中国无疑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已将氮化镓半导体T/R组件成功量产并推广至市场,使得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得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在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和研究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