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共出动了29个陆军师,分别在东西两线的广西、云南方向投入作战。在这29个陆军师中,有27个师为大军区直属野战军编制,作为主力部队和机动部队使用;另有两个师为省军区管辖的地方部队,担任助攻任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这两个师即广西军区独立师和云南省军区独立师。

在这次边境作战中,广西军区独立师和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分别集结于广西防城县、云南金平县当面,遵照上级统一部署,各自向边境之敌出击,从翼侧配合主攻方向作战。整个作战期间,广西军区独立师歼敌1323人(毙敌1226人,俘敌97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歼敌720人(毙敌711人,俘敌9人),缴获各种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一部,均胜利完成任务。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独立师还各出了一名未来上将,即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上将和西部战区司令员赵宗岐上将。

李作成是湖南省安化县人,1953年生,1970年入伍。他先后在广西军区独立第2师6团、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服役,从战士相继升为班长、排长、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作战发起时,根据广州军区统一部署,广西军区独立师集结于广西防城县地区,预备向边境越方一侧的广宁省保肯、滩奔、比劳、横模方向出击,配合军区主力作战。其时李作成是3团8连连长,率领连队参加拔除敌保肯公安屯的战斗。

1979年2月17日全线打响,李作成指挥有方,全连运动迅速,大胆实施穿插迂回,勇猛向敌冲击。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突破前沿铁丝网杀上敌阵地,并在近距离壕内战斗中击毙数名越军。经过激烈拼杀,8连先后夺取敌人两个阵地,摧毁火力点16个,毙俘敌51人,缴获82无坐力炮2门、40火箭筒3具、各种枪支38支(挺),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这次战斗打得很漂亮,后来还被载入了广州军区编写的战例选编中。

整个作战中,李作成率领8连转战26个昼夜,取得了毙伤俘敌290人,缴获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一批的出色战绩。战后,8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李作成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此后李作成继续在军队中成长,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集团军副军长、集团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2015年,李作成晋升为上将军衔,并成为解放军首任陆军司令员。2017年,他又履新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宗岐是黑龙江省宾县人,1955年生,1970年入伍。现在网上的赵宗岐简历多显示他是在陆军第14军入伍,这是错误的,其入伍部队应是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他从战士起步,历任特务连班长、排长和团侦察参谋等职。1979年作战时,赵宗岐的职务为独立师3团司令部侦察参谋,而非网上所传的第14军40师118团司令部侦察股长。

在1979年战前,根据昆明军区的统一部署,云南省军区独立师集结于云南省金平县边境当面,准备从昆明军区第11军右翼发起攻击,配合该军歼灭莱州省封土、巴丹地区的越军。为查明边境敌人的情况,独立师各团都组织力量实施了侦察行动。

1979年1月31日,3团遵照上级命令,组织团侦察排潜入越方老口岸检查室附近,伺机捕捉敌观察哨。侦察排编为捕俘、火力掩护、观察、接应、工程保障等小组,出境后由团侦察参谋赵宗岐统一指挥。这次行动准确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规律,正确选择了捕俘时机和地点,行动开始后秘密机敏,隐蔽潜伏,未被敌人察觉。当敌3人观察组进入潜伏地域后,赵宗岐果断下令出击,侦察兵动作迅速,仅5分钟就结束战斗,俘敌2人,毙敌1人。后侦察排各组互相掩护,安全撤回我方境内。途中被俘的一名敌特工人员企图逃跑,当场被我击毙。这次捕俘行动干脆利落,战后被载入了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战例选编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整个作战期间,赵宗岐多次带队执行侦察任务,捕捉俘虏,秘密接敌,为部队提供了一批可靠的情报。他还化装成越方边民,潜入越军驻地附近侦察,可谓虎胆红心,出生入死。因此,他两次被部队荣记三等功。

战后,赵宗岐历任团作训股长、团参谋长、侦察处长、团长、旅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集团军军长、济南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2015年7月31日,赵宗岐晋升为上将军衔。2016年,他被任命为西部战区司令员。

两个独立师,两名上将军,我军的传奇真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