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梨园华章!9月7日,大河争研群星璀璨中秋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许昌站将来到许都大剧院,与爱听戏曲的朋友们共度中秋!

中国的戏曲有三百余种之多,主要的剧种之中,河南地方戏曲就占了三个——豫剧、曲剧和越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豫剧:

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河北、山东,在中国各地都广为传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因各地语音差异,豫剧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后被细分为以封丘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这一划分方式收到了广泛认同。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曲剧: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中国八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又称“高台曲”、“曲子戏”,唱腔曲牌多达150余个,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清朝末年王凤桐将洛阳曲子和南阳大调曲子和民间的高跷表演相结合,很快在洛阳、南阳一带流行起来,被称为“高跷曲”。

曲剧音调优美,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通俗易懂,代表剧目有《李豁子离婚》《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屠夫状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调:

越调是河南、湖北等地方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越调在演唱的时候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

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唱腔质朴、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大气;下路越调明快、豪放,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南边越调与上路越调相似,以襄阳为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大河争研群星璀璨中秋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许昌站由河南新空气主办,将在9月7日来到许都大剧院!虎美玲、胡希华、柏青、海波、金丽丽、胡海波、李向锋、刘善全、郭爱云、袁金标、柴亚丹等一众戏曲唱将和青年才俊携手,同台献唱,为我们带来包含豫剧、曲剧、越调等多门剧种在内的多段经典,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