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不限行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孙凯杰

5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了比亚迪财险公司交强险的申请,同意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APP内的车险页面

同时,有网友发现,在比亚迪APP中,也出现了“比亚迪保险”的相关页面。这意味着,市场讨论已久的“比亚迪车险”,距离消费者越来越近了。

盘点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业: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均有布局

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业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交强险获批前的2023年5月,比亚迪就全资持有了易安财险股权,成功拿下一张保险牌照。

2020年,特斯拉成立了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特斯拉涉足保险业务始终未开展,公司也于2024年4月注销。

2023年,蔚来收购了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2018年,小鹏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但公司在2022年放弃了保险代理业务;2021年,小鹏又成立了天津小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2022年,理想全资入股了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

2022-2023年,哪吒汽车申请了多个“哪吒汽车保险”“哪吒车险”等相关商标,但均未完成审批注册。

此外,刚刚入局的小米汽车,虽然尚未推出自家车险,但根据资料显示,小米旗下也拥有一家北京厚积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为雷军。在小米汽车APP中“订单”页面,也有一个子菜单为“保险订单”,未来,小米汽车是否会入局车险,也给人留出了遐想的余地。

新能源车险痛点在哪?保费贵、成本率高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较2018年增长682%,带动新能源车险需求大幅提高。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突破及发展,保险公司对于该类车型的风险定价、风控能力、大数据模型预测仍有进步空间,目前的盈利空间受限。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看到,在当下“汽车价格战”的背景下,部分燃油车品牌甚至打出了“买车送商业险”的广告获客,足以看出燃油车保险的成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针对财险公司等相关方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新能源车险目前存在保费较高以及部分运营类网约车商业险投保难的问题。

根据多家券商研报分析,“兼职营运网约车”是保险承保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高、导致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网约车司机以新能源汽车为首选,却以家用车身份投保,实际出险率高,导致保险公司风险判断出现偏差,保费收取不足。

此外,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财报显示,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综合成本率逐年上涨,相比燃油车保险的综合成本率高出10%,最终的综合成本率逼近甚至超过100%(成本率,指保险支付金额占总支出的比例,若超过100%,可能会带来亏损,而低于100%则意味着盈利)。这些亏出去的钱,都转嫁在了每一位新能源车主的保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

以近期爆火的小米SU7参数图片为例,大河报·豫视频在多个车友论坛看到,车价在21万元-29万元之间的小米SU7,车主首年保险费用均在5000元-8000元不等,相当于售价40万元以上燃油车的首年保险价格。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保费并非个例。

根据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官网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多位高管均曾在知名保险公司担任重要职务多年,这显示了比亚迪进军保险业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保险官网公布的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及其履职情况

新能源车企介入车险后,通过海量大数据的车辆事故分析和进一步的风险精算,是否能够为新能源车险带来改变,从而解决保费高的局面?市场将拭目以待。

—— 大河汽车 ——

第40届秋季大河国际车展

2024年9月5~9日

郑州国际会中心

扫描进入大河车展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