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位才华横溢并赤心报国的书法家
一次不期而遇,开启了商业合作的契机,造就了一个品牌的传奇时代

1937年,是极其沉重的一个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开始全面觉醒、全面抗战的一年,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艺救国、实业救国、救亡图存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地处西南抗战大后方的贵州,因远离战火蹂躏,而相对平静,碧野高原之上的工商业,开启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实业救国正蓬勃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的胡问遂放下笔墨,暂时收起了心中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投笔从戎,在政治宣传处宣传队参加抗日,并随大部队从上海来到了贵州大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赖永初的父亲在民国时期经营“赖兴隆”钱庄做些小额银钱借贷的业务,但赖永初并不满足于钱庄业务。抗战烽火之际,他有感于乱世当中实业救国之要义,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有为青年,有各自的天赋与能力,生长于乱世,渴望求得救国存亡之路径,这也为他们在四年后的相遇相知埋下伏笔。

1937年前后,赖永初创办“大兴实业公司”、“同济盐号”,经营业务包罗万象,从零售、百货到运输、外贸。这一年,茅台镇衡昌烧坊经营不善,衡昌烧坊所有人周秉衡以酒厂作价入股贵阳大兴实业公司。公司由赖永初任总经理并控股,周秉衡任副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赖永初独资收购“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坊”,并利用自身的条件扩大业务

同年,因身染疾病,胡问遂离开军队,来到了贵阳。病情好转后,国难仍在,胡问遂与彼时许多文人墨客与有识之士一样,坚信实业能够救国。

胡问遂初到贵阳时认为自己从小习文,又懂得宣传,先在贵阳市小十字(今富水南路一带)开馆承办商标广告印刷业务,后在电台街开办印刷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赖永初的各项业务蒸蒸日上,他开始把重心放在恒兴烧坊的经营上,彼时,茅台镇三大烧坊成义、荣和、恒兴竞争激烈,且赝品茅酒泛滥。赖永初认为,恒兴要有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的茅酒产品标识。他以自己的姓氏和茅台镇的名字相结合,创立了“赖茅”的产品名称。

名字确定后,赖永初遂找到初来贵阳的胡问遂商量商标应该如何设计。

“取《庄子·逍遥游》中,鹏扶摇而上九万里之意象,如何?”

这是胡问遂给出的第一个也是一击即中的建议,由此,“大鹏商标”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问遂为赖茅设计的商标,是手绘一大鹏展翅高飞,寓意赖茅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如大鹏飞临全国畅销海内外之意。此外,胡问遂还亲自题写了赖茅的背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商标设计,也预示着中国和中国酒业将以雄鹰之姿傲立世界——实业兴国,为了国家展翅高飞而奋斗,是胡赖二人最大的共性。

“大鹏商标”设计出样后,赖永初先交给自己在香港的分号印刷了20万套。后来,胡问遂在贵阳创立“时轮印刷厂”,“大鹏商标”的印刷便交给了胡问遂,时轮印刷厂也让胡问遂在贵州做出了一番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赖茅酒以红高粱、小麦、水为原料,采用大曲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贮存、勾兑而成,酱香醇郁、回味悠长,很快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赖永初也是将茅酒通过香港打入国际市场的第一人

赖永初与胡问遂在贵阳的事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内外局势也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