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恒星是怎么形成的?人类为什么“仰望星空”?仰望时又看到了哪些东西?一个光学观测基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五一”前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应省天文学会之邀,以“我们为什么仰望星空”为主题,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作“浙里天文”大讲堂科普报告,用生动的话语为大家描绘一幅星空画卷,并揭秘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中的诸多科研要求。

省天文学会理事长陈志平、常务理事窦晓君等多位理事出席。杭州及周边200余名天文爱好者、中小学生及家长齐聚一堂,共享来自天文学家的科普盛宴。

天文学是人类自然科学体系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在邓李才看来,我们的眼睛是地球孕育的复杂生命体系中最为有趣的一个动物器官。他从人眼视物的原理,讲到望远镜如何观测到恒星。他认为人类通过眼睛感知外部世界与天文观测获得宇宙信息同为最丰富的知识获取手段。由于恒星最主要的辐射是人类眼睛可以感知的光学波段,所以光学天文观测是人类认识宇宙和生命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李才细细讲解了恒星的结构、演化、分类以及赫罗图的发明,让大家对“星星”“星空”“观星”和“追星”等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他强调,我们观测得到的并不是reality,应该是a certain images of reality,而且是带condition的。比如对星团而言,可见光时代获得的knowledge与加入了HST时代紫外红外信息后就带有颠覆性认知。

邓李才是中国恒星观测网络-SONG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还是我国冷湖天文观测台选址的负责人。

冷湖镇地处青藏高原戈壁深处的柴达木盆地,光学观测条件优越。在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一台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在赛什腾山上竖起,几十个仰望苍穹的“巨眼”举目向太空。

邓李才分享了光学观测基地的要求和选址经历。原来,一个“仰望星空”的天文观测基地,在选址上要涉及许多方面:地理位置、大气条件、晴天率、光环境……各种条件都要充分考虑,反复测算。一个天文观测基地的建立,包含了无数科研人员与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心血。

这场讲座生动又有趣,既学习了知识,又启发了思考。现场大小朋友全神贯注,直到讲座结束还意犹未尽,纷纷拉着邓李才交流提问。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有多少个世界级望远镜?”

“成长型望远镜是怎么成长的?”

“未来我们国家还会有哪些天文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李才一一耐心回答,并对各位学生的积极提问予以高度的肯定与赞扬。

天文观测是人类认识宇宙和生命的重要信息来源,从古至今,我们的观测方式改变了,观测条件改变了,不变的是那颗探索宇宙的心。仰望星空,是对未知的探索,也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浪漫。“浙里天文”大讲堂是省天文学会着力打造的天文公众科普品牌,传递天文学科最新科学成果,提升公众天文科学素养。

来源:省天文学会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方佳佳

二审:周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