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是李华芬,今年已经58岁了。

三年前,我从一家设计院退休,与丈夫是同事,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

我是家中的大姐,还有两个弟弟。在那个贫困的时代,父母为了供我读书,节衣缩食。

那时候,村里的大部分女孩读完初中就去外面打工,很快结婚了。

但是我的母亲告诉我,她不想让我一生都过着辛苦劳作的生活,她不想让我每天都面对着黄土,流着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自述一生中都过着贫困劳累的生活,担心女儿也会有同样的遭遇。

我的两个弟弟总是调皮捣蛋,放学回家就扔下书包出去玩耍,而我则乖乖地坐在院子里。母亲早就给我搬来一把小板凳,我便坐在上面专心做作业。

母亲说,因为两个弟弟不用心学习,她决定全力支持我一个人的教育。于是,在我读书的岁月里,我承受了很多辛苦。

我上高中时,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远。每到周末,我都要步行回家拿饭。

那时,我们都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鞋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总是尽量少穿鞋,走在平坦的路上,我常常赤脚走路,脚底被磨得生疼。

家里经常是过着吃了顿又吃下顿的日子,但母亲总是不让我挨饿。

我们的主食通常是用地瓜面和高粱面制成的煎饼。有时候家里的粮食紧张,母亲就会去扒榆树皮,将榆树皮碾碎后加入面粉中一起烙成煎饼。

那些用榆树皮做的煎饼特别硬,不容易消化,但好处是能够暂时填饱肚子。

我们院子里有一口大缸。每年春天,父亲都会在菜园里种下一大片腌菜苗。收获后,母亲会剔除菜叶,将腌菜放进大缸腌制,供我上学时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吃过无数袋子的煎饼,也尝过无数个大腌菜疙瘩,终于熬到了高三。

我的成绩在班里算是中等偏上,那一年我们班没有考上本科的,只有五个同学考上了专科,而我是其中之一。

老实说,在那个时代,能考上专科确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