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你是白皮肤我却是黄皮肤呢?”比利时女孩乔伊丝不止一次这样问母亲。

因为肤色不同童年备受困扰的乔伊丝,在18岁生日这天终于被养父母告知了身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黑头发黄皮肤的她飘洋过海不远万里踏上了回国寻亲之旅。

究竟是“生恩”大还是“养恩”大?乔伊丝能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我是中国人

乔伊丝生活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是个听话懂事的“小公主”。

她得到了最好的生活和教育,不但操着流利的英语法语,还学习了荷兰语、德语等多国语言。

乔伊丝勤奋好学,一边念书一边打工努力成长,父母看着她茁壮成长,为她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

课余时间,她喜欢绘画、舞蹈等兴趣活动,父母对乔伊丝无微不至地呵护照顾,让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乔伊丝逐渐发现自己与养父母及周围的朋友格格不入。

她有着典型的东方面容,与养父母及朋友们的高鼻深目形成了强烈对比。

她白人同学个个皮肤白皙,鼻子高挺,而她却拥有黄皮肤与黑发黑眼,这使她经常受到同学的嘲讽,也让她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强烈怀疑。

起初,每当乔伊丝问起这个问题,养母都会温柔地回答:“孩子,不管你长成什么样子,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伊丝从此也就不再纠结自己的身世,但是也明白对自己倾注了全部爱的父母并不是亲生的。

上大学后,来自亚洲的留学生经常将乔伊丝误认为她也同样是出国留学的学生。

被同学问起自己的国籍时,乔伊丝总是困惑该如何回答,她不想对朋友说自己是被领养的,只能含糊其词。

乔伊丝心里莫名涌起一种愧疚,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养父母对自己这样的悉心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18岁生日那天,爱伦决定将真相如实告知乔伊丝。

她郑重其事地将一个礼盒交给乔伊丝,里面装着一份领养证明,文件上记载着一个中国名字“益素兰”,以及湖南益阳儿童福利院的地址。

原来,乔伊丝是养母妈妈从中国福利院领养回比利时的!

知道真相的乔伊丝既欣慰又激动,她感激养父母对她的呵护之情,也对自己的身世非常好奇,她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为何会放弃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份领养证明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乔伊丝渴望踏入那扇门亲自寻找生父母,解开多年来的疑惑。

养父母非常开明,他们鼓励乔伊丝去寻根,并表示会全力支持她做的任何决定。

养父母的支持成为了乔伊丝最大的底气,2017年,22岁的乔伊丝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寻亲之旅。

为了节省开支,她利用大学期间打工挣来的积蓄,买了机票飞往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亲之旅

一踏上湖南益阳的土地,乔伊丝就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透着熟悉的气息,仿佛在呼唤着她的回归。

可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乔伊丝也深感手足无措,好在她联系上了当地的寻亲志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步展开了寻亲计划。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们首先来到了乔伊丝出生的益阳福利院,可惜时过境迁,这里早已人去楼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千辛万苦,语言不通的乔伊丝终于找到了这家福利院的新地址,可惜时隔多年,当年的事情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了。

幸好老院长保留了乔伊丝的档案,从中她得知自己是被一个叫周俊军的人送来的,其他信息却无从得知。

福利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已离职,看来这条路走不通了。

死马当作活马医,乔伊丝决定去找这个周俊军,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她很快联系上了周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先生还记得20多年前在路边发现婴儿的经过,但也仅此而已,他建议乔伊丝可以试试在电视台找寻亲人下落。

这时,一位热心人提出可以联系当地的寻亲节目《寻亲记》,这档节目已经帮助过上万人寻亲,它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资源。

得知这个节目仅仅开播三年就帮助了这么多人后,乔伊丝把最后的希望押在这个节目上面。

于是,乔伊丝联系了节目组,希望节目组能帮她早日找到生母。

节目组立即开始行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就有两户人家与节目组联系,声称自己也在1995年丢失了一个女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调查,这两户人家分别是56岁的熊世平和53岁的李华,为了确认他们的身份,节目组带乔伊丝先去这两户人家走一趟。

来到熊家,熊世平与妻子一见乔伊丝就失声痛哭,直呼她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

熊夫人拿出大女儿的照片,与乔伊丝对比后更加确认了这个想法。

乔伊丝也被熊家夫妻俩真挚的情感打动,她安慰道,既然上天让我们相遇就是有缘分的。我会耐心等待DNA结果,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是一家人。

第二天,乔伊丝来到了李家。53岁的李华一打开门看到她,都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反复打量乔伊丝的面容,不停感叹她和自己小女儿长得多么相像。

原来,李华的母亲当年重男轻女,将他刚出生的女儿扔掉了。

一直以来李华都在寻找自己的亲生女儿,眼前这个姑娘的出现让他无比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DNA检验结果的残酷无情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两家与乔伊丝都没有血缘关系,找了几个月的寻亲之旅就此无果而终。

乔伊丝痛苦地哭了出来,她不明白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吗?难道这辈子都注定寻不到自己的血亲么?

乔伊丝反复回想周先生和福利院院长提及见到自己的情景,内心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真相

1995年的一个深秋,湖南益阳的一条街道上,周俊军先生正漫步散步,忽然听见路边草丛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他寻声探去,在草丛深处发现一个竹篮,里面躺着一个只有一个月大的女婴,正哇哇大哭。

周先生将这个被遗弃的女婴抱起,抚慰她冻得通红的小脸,心中万分怜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可怜的小女婴身上只盖了几层旧褥子,竹篮破旧不堪,看来被生父母抛弃在这里已有一段时日。

为了找出这个女婴的身世,周先生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请求警察协助调查,看能否找出女婴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几名警察赶到了周先生报案的地点。

他们仔细检查了竹篮里的褥子,里面只有一张写着出生日期的纸条,像这样的情况基本预示着她是被故意遗弃的。

众人商议后,决定将这个女婴暂时送到益阳市儿童福利院照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给这个可怜的女婴取名“益素兰”,希望她将来可以像兰花一样高洁优雅。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都非常疼爱这个乖巧的女婴,益素兰也在这温暖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后,一对比利时夫妇贝克斯先生和爱伦女士前来福利院,希望领养一个女孩。

他们已经在玻利维亚收养了一个男孩,但因为爱伦有心脏病不能生育,一直渴望有个女儿。

一看到甜甜的益素兰,爱伦就对她倾心不已,立刻决定收养她。

在办理好领养手续后,贝克斯夫妇将益素兰带回了比利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给她取了一个比利时名字“乔伊丝”,寓意快乐、高贵,乔伊丝和哥哥一起,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家中幸福成长。

如果不是养父母倾注了所有爱意将乔伊丝抚养长大,或许她永远也无法体会到家的温暖,或许会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今,无论她能不能找到亲生父亲,都有家人都有永远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人。

那么,乔伊丝还会继续寻亲吗?她的亲生父母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续寻亲

得知乔伊丝这趟寻亲之旅一无所获的养父母及时打来了电话,安慰乔伊丝不要放弃希望。

也许这一次没能如愿找到亲人,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与生身父母相认。

于是,乔伊丝擦干眼泪,开始盘算下一次的寻亲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的经历让乔伊丝明白,血缘关系不等于家人,家人是那些时时刻刻陪伴在你身边,给予自己温暖和支持的人。

养父母对她的养育之恩,永远比血亲来得重要。

回到比利时后,乔伊丝对养父母更加孝顺体贴,她也重新审视了“家”的含义。

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家,那种被爱、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才是家的真谛。

寻亲之旅虽然尚未成功,但乔伊丝并未灰心丧气。

她决定以后每年暑假都回到湖南益阳,和当地的寻亲志愿者一起,帮助更多像她这样的人找到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回国期间,乔伊丝还在一所小学担任了两周的志愿支教。

她给孩子们上语言课,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这些可爱活泼的孩子让乔伊丝再次感受到了温暖,她决定每年都会回来陪伴他们。

虽然亲人仍未寻回,但乔伊丝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与她有着深深羁绊的国度。

她会一直寻找下去,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奇迹就会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伊丝的故事让人思考“家”的含义,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檐,而是内心的归属。

与其苦苦寻找血脉之亲,不如珍惜生命中那些爱她的人,他们给她温暖让她感受到“家”的力量。

也许有朝一日,乔伊丝会找到亲生父母,但即便寻亲失败,她也拥有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