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最独特的元帅体委主任,贺龙在任期间,帮助中国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就针对体育孱弱的现象做出改变,加大力度建设体育事业,可惜未能取得关键性进展。

1952年11月,贺龙接到了一个新的人事安排,他将要担任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承担起复兴中国体育的重任。

上级为什么安排贺龙担任这个职位呢?他做出了哪些功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缓慢的体育发展

国民党统治期间,内战的阴影笼罩全国,蒋介石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剿共”上面,并没有对体育建设投入精力。

此外,日本侵略势力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剧,国民政府不得不全力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这使得政府的精力和资源都集中于战争和国家的基本生存问题上,因此体育运动的发展成为次要甚至被忽视的事务。

面对奥运会的邀请,国民党政府显然缺乏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和长远规划,他们只派遣了刘长春这位大学生代表中国参赛,这种单一代表团的安排显然难以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长春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承载了过重的期望,然而在奥运会的预赛中却遭遇了早早的淘汰,这反映出中国当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处境和挑战。

国民党政府在当时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压力下,无法将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中。

这也意味着在那个特殊时期,中国的体育运动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局限,国民党政府未能有效地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体育运动水平与国际接轨的进程遭遇了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和1948年,国民党分别派遣少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整体表现仍然较为平平,在各项赛事上没有斩获。

这一结果再次凸显出中国体育事业在当时的落后和不足,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在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也较差。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首先意识到通过发展体育事业,可以提高人民的体质素质,增强国家的抵抗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建立体育机构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省市陆续建立起体育机构,这些机构在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基础。

通过建立体育学校、体育训练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和机会。同时,通过培养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提升中国体育水平,为国家赢得荣誉。

此外,发展体育事业也成为了国家外交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中国希望通过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改变过去“东亚病夫”的形象,展现出一个新兴大国的风采和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建立体育机构不仅是为了内部发展,也是为了推动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新中国在体育建设方面的努力成功了吗?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贺龙上岗体委

新中国最独特的体委主任,元帅出身的他为体育事业而奋斗。

三年时间过去了,全国各地成立体育机构的进展并不理想,仅完成了不足半数的目标,计划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遇到这种情况,国家会如何处置呢?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财政预算的限制以及对其他领域的优先考虑,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这导致了体育机构的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

而且领导层的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体育机构的建设工作受到了拖延和阻碍。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对体育事业的认识不足,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了对体育机构建设的不够支持。

中国在体育方面的底子太薄了,长期受到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影响,导致体育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观念的不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初期中国缺乏足够的专业体育人才,从管理层面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都存在极大的困难。

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竞技设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得中国在国际赛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从整体层面来说,体育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机构,这给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和不便,使得体育事业发展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难以形成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积极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并想要建立一个全国性机构,全权负责体育事业的建设,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决定负责人时,考虑到贺龙的出色领导才能和丰富的军事与体育经验,他立即出现在毛主席的脑海中。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贺龙在革命战争年代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和指挥能力,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军事领域的成功经验使得他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这些品质在管理体育运动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在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展现了决断力、灵活性和对策略的洞察力,这些能力在处理体育运动中的各种挑战和复杂情况时将会派上用场。

此外,贺龙本人也是一位体育运动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他曾多次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革命战争年代为红军战士组织体育活动,提高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

他创立的“战斗体育工作队”,通过组建篮球、排球等运动队,鼓励士兵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在部队内部的体育活动提供了组织和管理的支持,贺龙还专门设立了体育股,进一步推动了体育运动在八路军中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体育活动成为了部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西南解放后,贺龙在西南军区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的积极影响,并积极倡导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他亲自主持并组建了全国首个专业体工队,涵盖了多种体育项目,为战士们提供了广泛的体育锻炼和竞技交流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使得他在主管全国体育运动领导岗位上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情感基础。

正是基于对贺龙卓越贡献的认可和期待,他被选为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这一任命是众望所归的,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期待。

贺龙走马上任后做了什么呢?对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供榜样

独一无二的元帅体委主任,贺龙用实际行动,让中国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

1955年,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意味着他成为了最独特的共和国体委元帅主任,这一身份地位凸显了他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和地位。

拥有如此特殊的身份加持,贺龙在推进体育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给我国的体育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贺龙的功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为后来的体育建设提供了什么榜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在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修建体育设施。旧时代本没有多少体育场,而且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这一现状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建设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对于促进人民体育锻炼、提高国家体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贺龙决定修建一座比较现代的体育馆。

这一决策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层的高度支持和重视,为了确保体育馆的建设顺利进行,他组织了一支由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深入研究和规划了体育馆的建设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展现出了他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不仅亲自审查了设计图纸,还对馆内各类设施的安放细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施工期间,贺龙没有远离一线,而是经常亲临工地,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面对面交流,了解施工情况,查看施工进度。

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北京体育馆的建设工作进展迅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1955年4月,北京体育馆如期完工,顺利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初,贺龙着眼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专门创办了《体育报》,邀请毛主席和朱老总题字,使其成为推动全国体育运动发展的有力工具。

随后,又有两份杂志相继创办,不仅丰富了中国体育媒体的形态和内容,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宣传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

贺龙对于体育传媒十分重视和支持,他通过建立和发展这些体育媒体平台,努力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体委的建设过程中,贺龙大胆启用人才,为国家体委早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这些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各个项目国家队相继组建,意味着中国体育事业在组织体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在运动员管理和训练方面,贺龙强调严格要求运动员,要求他们不仅要在训练中面对困难,还要在比赛中迎难而上,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理念和实践,激发了运动员们的潜能,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体育迈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贺龙对新中国体育运动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理念和领导,为后来的体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他的指导下,中国体育事业逐步走向了国际舞台,为中国在世界体育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荣誉。

贺龙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体育的发展,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体育史的光辉篇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