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战争中的逃兵都是十分大的罪过,如果军队里的士兵一个个都胆小如鼠,危机之时只敢逃跑的话,再好的将领和作战策略都没有用。

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对于一个军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队中的纪律性可以侧面地反映一个部队日常的管理,在关键时刻,部队的纪律还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为何在军队的训练中要如此的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有士兵做逃兵。

今天我们要看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逃兵”的故事,就如标题所讲,到底是哪个司令曾做过逃兵呢?

杨上堃醉酒做逃兵

杨上堃是江西人,他早在1931年就加入了红军这个大部队,三年之间他就从一个小兵升任为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路的枪林弹雨之中,杨上堃同红军的大部队一起经历了长征的千难万险,血战了娄山关。

几次都险些把自己的命交代出去,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个坚韧奋战的战士选择做逃兵呢?

那还要提起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敌后战场进行的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中杨上堃率领自己的部队一举灭掉了汉奸孟阁臣为首的让一万多名日军。

在此之后,杨上堃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带领自己的部队又取得了赫赫战功,直到1939年。

那时国内已经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见自己的势头减弱便安排优秀将领阿部规秀与共产党展开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即使日方派出他们引以为傲的将军,我军还是成功歼灭敌军数千名,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而此次战争中与阿部规秀展开火力的便是杨上堃带领的部队。

在此次战争之前,杨上堃已经是团参谋长,可是本来胜利的战争带给杨上堃的却是降职,杨上堃由团参谋长降职至支队参谋长。

面对上级的命令,服从纪律的杨上堃接受安排,面对用鲜血和伤痛换来的军职却被这样无缘无故地夺取,杨上堃也是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情绪。

正巧这天与杨上堃一个分区的侦察科科长袁彪来找杨上堃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上堃不免更加的敞开心扉透露自己的情绪,二人借着酒劲宣泄自己,正当两人情绪激动之时。

袁彪开口说道:“兄弟,咱们走吧,出去单干,他们不仁就不要怪我们不义!”

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的杨上堃竟也答应下来,当天夜里两人就带了部队里的二十多名士兵和若干枪支弹药出走。

杨上堃与袁彪其实只是失意不得志,他们俩打算的是带着这一小支士兵干出名堂来之后再返回部队向其他人展示一下他们的能力,并不是真正的想做逃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走一星期的杨上堃越想越不对劲,他突然醒悟自己的行为简直是大错特错,在部队里什么都没说就带兵逃走。

说句难听的不就是逃兵嘛!醒悟后的杨上堃立马向军区赶去认错。

时任杨上堃所在军区的司令是杨成武司令,杨成武司令虽然之前也很生气,但是看到主动回来的杨上堃认错态度诚恳便向上级写了报告替杨上堃说明情况。

彭老总大怒

在杨上堃逃跑之时,彭德怀就已经接到了杨成武司令的报告,军队中干部带领将士出逃可不是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此消息的彭老总气的立马下令追查杨上堃等人,此时的彭德怀十分生气,认为部队中出现此情况应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众所周知,彭德怀司令是出了名的爱护将士,当时的彭德怀所带领的部队需要突破敌人的包围。

面对敌人严密的包围和战斗力量的悬殊之下,要想最小程度的避免损失地逃避敌人的包围,必须翻越他们眼前地夹金山。

为了可以一鼓作气翻越眼前这座山岭,将士们接到命令就开始原地休整做准备,他们吃着自己手里仅存的一点点干粮收拾着行李。

而此时的彭德怀却一一检查着每个士兵地衣着,保障他们尽可能的在山上不受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检查时还一遍遍地告诫士兵们:“大家一定不要小瞧咱们眼前的这座山,现在大家觉得不冷不累,等咱们爬上去,夜里的湿气和冷气就会钻到咱们的骨头缝里去,大家一定要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啊!把能穿的都穿上!”

在检查之时,彭德怀发现蹲在一旁的小孙一动也不动便走上去询问他:“小孙,你怎么还不动,快点吃点干粮补充一下体力啊!”

小孙支支吾吾地回答:“司令,我不会做干粮,所以…”彭德怀见状立马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立马沉下脸来给小孙说:“不吃干粮怎么行,你怎么不说呢,我这有!”说罢,彭德怀司令就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四五个青稞团子递给小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要知道,在战争时期的干粮是多么地珍贵,彭德怀司令在自己一口都还没吃的情况下,就把自己干粮给了别人。这还只是彭德怀体察战士无数事情的一件小事。

可以让彭德怀司令说出“要枪毙”的话,可见杨上堃所犯错的严重性!

当时的彭德怀在接到警卫兵的上报时正在延安的窑洞中部署下一场战争的作战计划,听到报告的彭德怀十分地吃惊。

他完全没有想到杨上堃可以带兵出逃。询问起警卫兵杨上堃出逃的缘由,警卫兵也如实地说道:“好像是因为自己被降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缘由地彭德怀更是勃然大怒:“作为部队干部,怎么能因为一次降职就带兵出走呢!”

毛主席心软放过杨上堃

当时部队里要处决士兵都是要向毛主席请示地,即使是彭德怀司令也是做不了主。

当彭德怀司令向毛主席报告后,毛主席并没有大怒,而是耐心的听完事情的经过,思考后说出:“不能杀。”

毛主席说:“杨上堃犯错理应被罚,可是罪不至死,事情真相已经还原,他们是因为内部矛盾并不是叛军,他们都为军队出生入死过,我们应该给他们一条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来报告的朱德和彭德怀俩人听了毛主席的劝告又回想起了杨上堃之前地战功也觉得毛主席的决定是对的。

领导最终决定对杨上堃作出开除党籍、革去部队一切职务的处罚,杨上堃自知自己犯下大错,心甘情愿地接受上级的处罚。

结语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杨上堃在部队积极表现,还主动改掉了很多以前的坏毛病。

组织见杨上堃的表现优秀,选择他为代表去高级干部科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据杨上堃本人说,此次进修学习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上堃的努力都被上级看在眼里,之后的杨上堃一步步的恢复了党籍,进行了深造,在1945年之时参与到了解放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杨上堃在吉林、赣南等地的解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解放了赣南之后,杨上堃还运用自己在干部科所学的知识恢复战争后该地的秩序,让当地的老百姓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了平常的生活中去。

赣南解放后,杨上堃就被上级安排到了赣州军区做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上堃的军旅生活可谓是跌宕起伏,将自己一生都献给军队的杨上堃虽然犯过错,但是他知错就改,努力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